【【解决作风不正能力不足问题】贵州黔西南州推行干部召回制度】
“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贵州黔西南州把为官不为、懒政惰政、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进行“召回”,通过集中培训、转岗、待岗等措施,让经过锻造的干部重回岗位,对转型不力的干部进行清退,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这是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五批“干部召回”培训班,参加学习的23名干部职工,要当一周的学生,学习怎样做合格的干部、怎样给老百姓干实事。他们之所以被召回,是因为上班懒散、办事推诿、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民主测评差。总之,过去觉得无伤大雅甚至司空见惯的小毛病,现在成了影响干部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大问题,被很严肃地拎了出来。
县委书记农文海,亲自担任授课老师。坐在下面的学生,都是被召回的干部,其中就包括县里的三位局长,上下级用这种方式面对面,彼此都不舒服。
在黔西南州,“干部召回”制度并不绕开各单位的“一把手”。普安县工科局有7人被“召回”,他们的顶头上司,局长苏燚也得陪着去,理由是监管不力、负有连带责任。单位家风不正,当家的难辞其咎。
自尊心受伤害,面子挂不住,一面觉得小题大做,一面又觉得是组织上刻意为难自己,召回制度像一盆凉水,让一些干部打了个激灵。
小病早治总比无药可救强,违章早纠正总比出事故好。黔西南州的“干部召回”,精力不光放在了不合格干部的培训上。培训之后,如果个人兴趣、能力与原有岗位不对路的,还可以换个部门去发展。兴仁县林业局的林森,两年前因为当地撤乡并镇,调到了林业局。他虽然叫林森,却是不折不扣的森林“门外汉”,热情不足,积极性总打折扣。
在“干部召回”民主测评中,林森排在了倒数第二位,这就意味着要被“召回”。经过了培训,林森觉得岗位不适合,打算“转岗”。可是在兴仁县,你想转,也得在基层单位的负责人面前自我推荐,看人家投不投你票,这让40多岁的林森很难接受。
最终,林森转到了城南街道办做群众工作。他有14年的乡镇工作经验,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是老本行,新岗位挺对他的胃口。
林森在新单位表现不错,经过跟踪考察后,他被纳入了晋升提拔的序列。干部召回脑筋换了,作风转了,好好干的人,老百姓会给好口碑,干部的前途反倒柳暗花明了。
从去年9月黔西南州实施“干部召回”制度以来,目前已经有1900多人被召回,其中处级干部26名,科级干部397名。经过培训,有1426人回到原来单位,84人转岗、67人待岗、51人被免职、36人被辞退。
产品不合格,需要召回;为官一任,群众不满意,同样也需要召回。贵州黔西南的做法,正是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有效良方。建立召回制,重在解决一些干部作风不正、能力不足的问题。增强从政能力,提振精神状态,重新认识权力、责任和担当,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禁得起这种历练,才能重新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
【【辉煌50年大美新西藏】七成财政投民生惠民实事暖人心】
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藏自治区把财政收入的7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搭建了一个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全面保障体系,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海拔4700多米的藏北草原,眼下已经到了夏季游牧的时间。今年,牧民索朗夫妇并没有像往年那样,跟着女儿女婿们去放牧,而是带着两个外孙女住在政府补贴修建的安居房里。
从索朗家到乡医院,走路只需要十几分钟。现在,全家人还被纳入了农牧区医疗保险,看大病能报销,看小病有补贴,定期还能免费体检。从明年开始,年满六十岁的索朗还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越来越好的福利制度,让在草原游牧了几十年的索朗最终选择了定居。而更让他安心的是,今年,村里还有了一个藏汉语双语幼儿园,配备了专科院校的老师,这让以前和牛羊为伴的外孙女们有了一个好去处。
在农牧区定居点开办双语幼儿园,是西藏自治区2013年开始实施的惠民实事之一。如今在西藏,孩子们享受着长达十五年的义务教育,惠民实事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标准越来越高。
建立民生财政,就意味着政府要投入真金白银,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去年底,拉萨市为城区11万户居民免费安装了天然气,结束了雪域高原祖祖辈辈靠烧牛粪木柴取暖烧水的历史,但四块多钱一立方米的价格让一些家庭难以负担。
经过多次民意调查后,政府决定,每立方米天然气成本价四块四毛六,居民们只需要负担一块五毛钱,剩下的两块九毛六由财政补贴。仅这一项,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两级财政每年就要补贴3.7个亿。
今年,西藏自治区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办好惠民实事,仅上半年投入到民生领域的重点支出就达到了348亿元,占到了一般公共财政预算的74%。今年预计用于民生领域的各项财政补贴将达到86亿元,比去年增长17.4%。
【【年中经济观察】消费成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
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消费已经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连女士和李先生,80后小夫妻,北京人,作为汽车发烧友,在车上花的钱可不少,这其中最让他们头疼的是洗车。
年初,连女士手机上下载了一个洗车APP软件,下楼排队变成了上门服务。而且不止洗车,美甲、按摩、餐饮等便利消费也都提供上门服务。连女士的母亲孔阿姨说,这样方便快捷的服务模式也彻底改变了她的消费方式。
今年上半年,国家实施了“互联网+流通”的专项行动计划,线上线下的融合率增长了80%,拉动了服务消费的迅速增长。如果说花钱买服务是上半年消费的新趋势,那移动支付则已成为消费模式的新业态。
在江苏南京,500多家便利店都配备了移动支付专用的扫码枪,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完成付款,也省去了刷卡和找零的时间。
现在,商场、超市、便利店、餐厅、校园等传统消费场所纷纷接入移动支付设备,打车、挂号就诊、水电燃气也都可以使用手机扫码付款,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以支付宝为例,今年上半年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4亿,其中超过80%也都是移动端用户。目前支付宝每天的支付笔数超过1.2亿笔,移动支付的比例已经超过50%。
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新的增长点加速孕育,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优化。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4.2万亿,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工作。
《意见》提出6方面、26条具体措施。一是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二是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三是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是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五是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六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持续增长。
【赣南:电商助力小山沟连接大市场】
江西赣州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因地制宜推进电商产业在农村落地生根,使其成为老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兴国县鼎龙乡麦鹅村是赣州的贫困村,由于交通不便销售困难,当地的生态土鸡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村民刘兆桂就因为这个原因,不敢扩大养殖规模。
为破解农产品销售瓶颈,鼎龙乡引入电子商务新模式,在13个村设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站,并创建统一销售平台,将1200户村民原来只在线下销售的生态土鸡等产品,统一包装上网,并进行物流配送。这为村民刘兆桂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目前,鼎龙乡电商服务站的不少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0月份。
如今,赣州还大力扶持发展个体农家网店,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目前,赣州18个县(市)中,有14个进入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老区扶贫攻坚的步伐。今年上半年赣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0.36%,相关从业人员已超20万人。
【《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今起公布】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今天开始,国家档案局网站将陆续公布31名日本侵华战犯的笔供。
国家档案局此次选取的31名日本侵华战犯笔供,是首次对外公布。内容包括笔供原文、补充、更正、附言等,以及当时的中文译文。这些笔供,是日军在侵略中国战争中所犯罪行的自供状。
【山东:扬长补短建设美丽乡村】
山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发挥生态优势,补齐经营短板,既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要让农村美起来。
德州夏津县的东北部,是曾经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黄河故道,后来历经黄河多次改道,在沙土地上当地人大面积种植桑树,留下了今天的一片古桑园。
这上千年的桑树林,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曾在青黄不接的年代让老百姓充饥。然而今天,生活好了,当地人也不再把这片桑林当回事,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没有人专门去打理这片桑林,古桑园也逐渐荒了下来。
利用好生态优势,就得补上经营的短版。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桑园所属的闫西村成立了合作社,农民拿桑树入股,经营权归合作社,农民参与分红,夏津县也先后投入近4亿元来精心“包装”古桑园。慢慢地,古桑园人气旺了,桑果挂树时,每天有七八千游客前来采摘。
今年上半年,古桑园接待游客60万人次,为农民增收1.2亿元,夏津县目前正对古桑园周边8个村升级改造,引导农民发展家庭旅馆。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山东省今年已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新开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264个。同时,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170多条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全省水环境质量实现12年持续改善。
【国内联播快讯】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18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发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188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890亿元,同比多增2136亿元。
我国智能化粮食烘干装备投入使用
我国智能化粮食烘干装备在安徽、河南等粮食主产区投入使用,装备运用“互联网+远程智能控制”等新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将粮食水分降到安全储藏水平。据了解,我国每年因粮食未能及时烘干而造成的损失达400多亿斤。
国家向部分抗战老战士发放补助金
民政部、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向部分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000元。各地要制定工作方案,确保9月份前发放到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手中。
中巴经济走廊论坛举行
2015中巴经济走廊论坛今天在新疆克拉玛依举行,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相关专家,围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区域经济合作等进行探讨。
安徽蚌埠:40人终生禁驾
安徽蚌埠交警部门今天向社会公布40人终身禁驾名单,这40名驾驶人是在2014年1月1日到今年8月3日期间,因为肇事逃逸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他们将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南京军区合成步兵营夜间进攻演练
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首次开展合成步兵营夜间进攻演练。重点检验了合成步兵营在近似实战环境中的夜间情报侦察、指挥控制、光电对抗等创新战法训法。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在京举行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来稿4万多件,共有681人的书法、篆刻和刻字类作品入展,其中中青年的作品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我国企业创新突破“静脉识别”技术】
人体手指血管静脉识别是生物识别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过去一直被国外垄断,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静脉认证机第一次进入了海外市场,而打破国外垄断的就是上海的一家高科技企业——欧计斯。
下午五点多,是欧计斯公司下班的时间,员工们来到门口的一台静脉认证机上打卡。大家只要刷下手指,机器上就显示出相关的考勤信息。
相对于目前社会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指纹识别技术,手指血管静脉识别技术的误识率仅有前者的大约20分之一,这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研发这款设备的欧计斯公司,之前一直从事软件外包。这几年,不甘心“为他人作嫁衣”的欧计斯把创新的目光重点锁定在了手指血管静脉识别领域,为此,企业把每年利润的20%用于产品研发,先后进行了100多次实验。
目前,欧计斯第三代静脉识别系统已收到海外多个机场的订单,国内一些大企业也纷纷抛来“橄榄枝”。未来,欧计斯还计划把手指血管静脉识别技术,进一步推广到家居生活、医疗、安防等领域。
【希腊称已就救助协议达成一致】
希腊政府消息人士11号说,经过艰苦谈判,希腊政府已经与债权人就第三轮救助协议的几乎所有内容达成一致,但在正式宣布前双方还有一些“很小的细节”需要确定。协议达成将使希腊能够立即开始使用第三轮总额约860亿欧元的救助贷款。
希腊政府计划13号将协议草案交付议会表决。
【国际联播快讯】
日本重启核电站民众担心安全
日本九州电力公司11号宣布,位于鹿儿岛的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当天正式重启。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成为日本首座通过新安全标准审查后重启的反应堆。当天,数百名日本民众在核电站门前举行示威,对核电站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表示怀疑。
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后,日本国内的核电站反应堆因定期检查等原因陆续停止运转。
欧盟拨款24亿欧元应对移民问题
欧盟委员会10号表示,截至目前,今年已向成员国拨款24亿欧元,用于应对移民问题。获得援助金额位居前三位的是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数字,今年以来已有22.4万非法移民抵达欧洲,其中9.8万人落脚意大利,12.4万人到达希腊。仅10号一天,意大利军方就在利比亚海岸线救起1550名非法移民。
美科罗拉多州因污水进入紧急状态
因大量金矿废水流入阿尼马斯河,10号,美国科罗拉多州州长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
位于科罗拉多州西南部这座金矿的废水从5号开始泄漏,流入阿尼马斯河中的废水超过了300万加仑,约合11300立方米,超过原先估计的三倍。目前,阿尼马斯河已经变成黄色。环境部门要求下游居民不要使用污水,并停止一切水上活动。
墨西哥科利马火山一天三度喷发
10号,位于墨西哥西南部的科利马火山一天之内喷发了三次,烟柱高达2500米。当地政府警告居民不要靠近火山口,并需警惕火山周围区域受到火山灰影响。
科利马火山是墨西哥境内最活跃、同时也是潜在破坏力最强的活火山之一,又被称为“烈焰火山”。今年1、2月,科利马火山一度活动频繁。
【宇航员首次试吃太空蔬菜】
10号,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首次试吃了空间站种植的蔬菜。太空蔬菜的种植为今后人类长距离太空探索提供了物资储备。
宇航员们当天试吃的是空间站温室培养箱里种植的生菜。在试吃之前,宇航员使用特制的清洁剂对菜叶进行了消毒。随后这些菜叶被拌上油醋汁,制成了一道沙拉。
宇航员本次试吃后剩下的菜叶,将择机运回地球,进行下一步研究。
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种菜早有先例,早在2009年,俄罗斯宇航员苏拉耶夫就开始在空间站里种菜,不过当时,种菜只是宇航员舒缓压力的一种手段。由于担心受到宇宙微生物污染,太空蔬菜从没食用过。
目前,宇航员的所有食物都是定期由飞船送到空间站的,不仅运费高昂,而且新鲜蔬菜水果的数量非常有限。如果未来人们前往火星或进行长距离太空探索,食物就不太可能依靠飞船补给。去年,美国宇航局启动了空间站的种植项目,第一批收获的生菜在成熟后被送回了地球,并经过了安全检测,证实太空种菜不会受到污染。今年7月8号,宇航员激活了新一批生菜种子,经过30多天的培植,收获了第二批生菜。
(责任编辑:DF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