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甘肃现有1.8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拥有专业管护机构的文物点仅有50多家,其它多处于业余文保员“看护”阶段。丝路沿线一些可看性比较强的将优先对外开放,以引导全民参与保护。
大量未建立专业管护机构的野外文物点,多依靠聘用当地文保意识较强的一些民众担任业余文保员。“一个月去那里转一次”,“如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向文物部门报告”。马玉萍解释说,即使省级文保单位每年仅有1千元人民币的酬劳,对业余文保员的工作要求也只能到此。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最新统计,甘肃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8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处。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以7处世界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产在甘肃对外推介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如“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即是当地民众引以为荣的谈资。尽管拥有数不胜数的大量古遗址,但不少“深藏闺中”的文物点尚处“荒野求生”的困境,文物安全形势仍很严峻。
“甘肃地域辽阔,不可移动文物比较分散,一些点分布于人烟稀少的野外,加之文物管护机构极度匮乏,全民参与保护意识又不强,这导致文物大量流失。”马玉萍说,近二三十年来,甘肃文物安全形势始终处于一种严峻状态,野外文物遭盗窃和盗掘频发,甚至馆藏文物也发生过被盗。
“政府保护为主,全民参与”的模式是未来文物保护必然的方向。马玉萍坦言,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文物的“全民保护”起步较晚,而光靠文物部门力量薄弱,必须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这就要陆续开放一些此前被迫“锁起来”的文化遗产,培育社会认知和保护意识。
“从小加强对孩子们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责任的教育,是今后文物保护工作最重要的努力方向。”马玉萍表示,随着近年保护研究的深入,一些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产基础设施设和“看点”逐渐得到完善,将陆续对民众开放。
(责任编辑:DF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