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7日,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非洲并出席会议,商讨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了此次峰会最热门的话题。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国际性机构,若成立的话,在世界经济史上尚属首次。”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规则设置上会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和投资需求,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上会更务实。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焦点
金砖国家(BRICS,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讨论了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可行性,一致同意金砖国家将进一步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切实推进经济金融领域的务实合作。
有消息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协议基本达成,关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出资方式,可能是五个成员国各出资100亿美元。据了解,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设想于201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四届金砖国家峰会上提出,目的是调动资金资源用于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由发展中国家设立,更清楚这些国家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更大。”左晓蕾对本报记者分析,本轮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变化,金砖国家等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和贡献越来越大。金砖五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经济的1/4,人口占了近一半,这些国家的发展空间很大。
左晓蕾认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信贷、投资运作肯定不同于以往的国际货币机制,可能采用新的货币机制,比如一揽子货币,考虑不同国家的权重。这有利于改变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也是一个契机。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本报记者分析,作为多边开发机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金融合作,为金砖国家提供项目融资;也能克服某国官方投资存在的缺陷;并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提升金砖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
强化危机应对
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们认为,主权债务危机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发达经济体持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其溢出效应增加了新兴经济体政策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在会议上,金砖国家通过货币互换和设立应急基金联袂应对潜在危机。
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巴西中央银行行长亚历山大·通比尼共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国央行称,该协议旨在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便利两国经贸往来,共同维护金融稳定。
对此,巴西央行行长亚历山大·通比尼强调,现在市场上已经具备充足的贸易信贷机制,该货币互换安排在更大程度上是针对紧急情况。巴西财长吉多·曼特加表示:“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信贷状况趋紧,它将确保贸易活动能够继续进行。”
据了解,峰会上金砖五国还签署了发起应急基金的协议,同意建立1000亿美元的应急基金。有消息透露称,中国拟出资410亿美元,巴西、俄罗斯与印度各自出资180亿美元,南非出资50亿美元。该基金资金将用于紧急情况,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选择。
周小川强调,金砖国家共同建立应急储备安排,是对现有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金砖各国和全球的金融稳定。在奚君羊看来,货币互换增加了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定作用。应急基金则可以稳定成员国国内经济金融,应对内外冲击导致的流动性危机。
左晓蕾认为,两国的货币互换和应急基金的建立表明,这些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也为新的货币机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