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凭借190个项目投资首度成为在德国项目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合作领域的拓展、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中国企业赴德投资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大规模。同时,中企可以借力“德国设计”,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助推产业升级。
现在的孔娅妮真的很忙。身为曼达林基金高级副总裁的她不仅忙于管理在德国等国家收购的项目,更忙于寻找在先进制造业、环保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她忙碌的身影恰是中资企业加快在德投资的绝佳印证。
数据显示,中国对德国项目投资的数量2009年为84个,2010年为126个,2011年为158个,2012年为98个,2013年为139个。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最新出炉的外国投资报告,2014年中国凭借190个项目投资首度成为在德国项目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并将位列二、三名的美国和瑞士远远抛在身后。
该数据也让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汉娜·列文格尔去年的预测成真。
多位受访学者更是以“水到渠成”来形容听闻此事后的第一感觉。孔娅妮告诉记者,此前不少中资企业在没有清晰战略规划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海外投资,不仅缴纳了高额学费,而且效果不佳。随着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以及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中资企业在德投资越来越受到德国各级政府以及企业的欢迎。
另一方面,“中国与德国经济结构相似,均为制造业大国,但两国间制造业特色不同,德国企业以精细和高品质见长,中国企业以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为优势。两国的制造业存在较强互补性,中国企业在向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发展过程中,可更好地学习德国经验和技术。德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冲击较大,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到企业,都希望更多吸引外资。”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副主任周密直言,“而中资企业正处于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德国企业的文化相对容易接纳,对德投资增长较快。同时,中小企业是德国企业创新的主体,相应地投资标的规模不太大,也比较适合中资企业赴德开展投资合作。”
与此同时,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人士指出,中国政府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政策以及德国特殊的地位,都对中国成为在德项目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起到了推动作用。分析人士指出,德国是欧洲最大市场的地位给中资企业提供了良机,进入德国市场则相对容易进入成熟的西欧市场和充满活力的东欧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内正面临产业升级、人工成本的上升,提高效率以及自动化程度等压力,可以借力“德国设计”,中资企业除了开拓海外市场之外,还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助推产业升级。因此,诸如先进制造、德国传统优势产业一直是中资企业追捧的目标。上述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在德国项目投资的主要领域为电子与半导体(16%)、机械制造(14%)、金融服务业(9%)以及信息通信和软件(7%)。中国企业在德国从事的主要商业活动为销售与市场支持(51%),其后是服务业(8%).
“未来随着合作领域的拓展、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中国企业赴德投资还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较大规模。”周密说。
(责任编辑:DF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