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发达不只是体现在快速增长的GDP上,人民的各项福利能否得到保证、幸福指数能否达到较高标准亦应成为验证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关键指标。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过往那种一味追求高速增长的GDP的倾向,也开始转向关注民生福祉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基于对149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的调查研究,全球知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发布了《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长远发展:2015年可持续经济发展评估》报告,其利用可持续经济发展评估(SEDA)这一基准比照工具,旨在鼓励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从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逐步转向以民生福祉为首要目标。
BCG可持续发展报告揭示了全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新缺口,提出收入平等、民主社会、治理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关键衡量指标,而全球半数以上人口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在这四个方面表现不佳,与世界其他地区形成差距。
BCG自2012年起采用可持续发展经济评估(SEDA)对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开展研究分析,将民生福祉划分为经济、投资和可持续性三大基本要素,以及与之相应的十大关键维度,包括经济稳定性、健康、治理和环境等。
今年的研究结果不仅凸显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日益扩大的全球差距,而且挑战了对中等收入国家预期增长模式的传统看法。报告指出,中等收入国家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了最为显著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从民生福祉的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那么引起热议的“中等收入陷阱”说法并不适用。
报告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中国在将经济增长转化为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近期进展水平与其GDP增速相匹配。考虑到研究期间中国的年度实际GDP增长率高达两位数,这样的转化率相当出色。具体到分项指标,中国的表现则喜忧参半。报告显示,“当前水平”分值居中的国家,比如中国,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了最为显著的进步。例如,中国在投资方面的“近期进展”分值位列前十,这充分表明了中国致力于通过对健康、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来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在经济稳定性、收入平等、治理和环境这四个维度的“当前水平”分值则低于全球中位数。中国在前三个维度的“近期进展”分值与全球中位数基本相当;然而在环境方面,中国的“当前水平”分值在此次评估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中处于末位,“近期进展”分值也未能达到全球中位数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继续扩大。
报告还揭示,经济增长速度相仿的国家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表现却有可能大相径庭。以美国和德国为例,在研究期间,两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均达到1.1%左右,但德国在将增长转化为民生福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美国。评估结果显示,德国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进展相当于年均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的国家,而美国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的进展却仅仅相当于年均经济增长率不足1%的国家。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