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宏观 >> 浏览文章

CPI和PPI双降增宽松空间 基建投资发力助稳增长

2015-1-18 7:45:50东方财富 【字体:

  备受关注的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终于出炉。2014年CPI价格总水平创近四年涨幅新低,PPI则是连续34个月持续为负,并录得2012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CPI和PMI双降,这意味着通缩预期进一步加深,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依然疲弱。为应对通缩和经济下行压力,今年稳增长政策的重要性将继续凸显,基建投资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央行是否会继续宽松以应对经济困局,以及何时宽松也备受市场瞩目。

  通缩压力或蔓延至2015年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2%,涨幅较2013年回落0.6个百分点,不仅控制在年度3.5%的通胀上限以内,也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涨幅新低。统计局还公布了上个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2014年全年,PPI同比下降1.9%。至此,我国PPI指数已经连续34个月为负。

  CPI和PPI数据持续低位运行,反映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总体需求不足的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闫敏表示,导致PPI下行最主要的压力就是外围输入性通缩的压力,第二点原因是国际油价暴跌带来的影响,第三点原因还是目前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和去库存的过程仍没有结束。闫敏还指出,PPI下降的势头目前已经传导到CPI领域。虽然去年12月份CPI数字略高,但是如果从趋势上看,6月份开始CPI整体走势持续下行。目前整个CPI存在非常大的收缩压力,可能是通货紧缩的苗头。

  展望2015年,不少观点认为这两项数据将继续维持低位运行。“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稳中趋缓,需求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同时经济新常态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幅放松可能性较小,不具备抬升物价水平的货币条件,预计2015年CPI同比将低于2014年。”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则认为,从目前的大趋势看,无论是国内疲弱的需求还是国际因素,包括新型经济体经济减速,美元升值等,都对价格形成压力,预计今年上半年CPI和PPI都会呈下行趋势。

  货币政策“向左向右”引发市场关注

  CPI和PPI数据双降,增加了外界对于我国通缩压力的担忧,也加强了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2015年的通胀水平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低位甚至跌破1%,高层有望给予央行更多的宽松空间。不过,虽然具备了可行性,但是否继续宽松不仅要看通胀水平的高低,还是要看宏观经济的表现。2014年四季度GDP数据即将发布,机构和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区间大概在7.2%-7.3%左右,如果经济走势低于预期,则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如果数据出现超预期好转,那么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大减小,最终的政策决定仍然取决于最新整体数据表现。

  此外,央行上一轮降息时点在去年11月底,在降息效果尚未完全明朗之际,央行短期货币政策或不会发生大幅转变。央行在1月8日至9日召开的2015年工作会议上提出2015年十一大工作任务,表示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实施定向调控,增加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会议再度向外界释放了“不会走大水漫灌老路”的讯号。

  对于央行是否会降准降息,以及降准降息的时间点,市场也是众说纷纭。澳新银行驻中国经济学家周浩表示,通缩有上升压力,但央行看起来也不太愿意大规模放松货币政策。一方面,相信央行看到了CPI有通缩压力,但另一方面结构性改革又限制大规模放松的可能性。他认为,央行可能还是会考虑降准或类似降准的举措,因为这不能算是一个大规模的举措,还是对目前出现的资本流入减少的对冲。还是需要对通缩压力有所警觉,动手不能太晚。同时,降息也有可能,但他觉得还是必须要配合流动性的操作。

  不过,也有不少分析师仍预计短期内就能看到降息。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称,考虑到国内经济及美联储加息预期,2015年上半年尤其一季度是货币宽松的较好时间窗口。

  基建投资加码欲破解通缩压力

  2014年,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经济逐步向新常态迈进。进入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通缩和稳增长压力的加剧备受瞩目。在此背景下,兼顾防通缩和稳增长的基建投资,其重要性再度凸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当年批复的铁路、公路、机场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投资总额已达1.6万亿元。发改委的新动向表明中央未雨绸缪,意欲通过加码基建投资防止通缩以及经济快速下滑风险的目的。

  这无疑击中了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症结,从目前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受到了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制造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进而也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小幅回落。在进一步放宽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逐步加大铁路、地下管网等事关民生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并实施扩大高铁、核电和电信等“走出去”的对外投资战略,将可部分弥补因国内投资需求短期难以恢复的影响,为改革和转型赢得时间。展望2015年经济走势,姚景源认为中国潜力巨大,消费将发挥稳增长的基础作用;此外,去年年底批复的大规模基建工程将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不用过分担心通货紧缩风险。

(责任编辑:DF154)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