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宏观 >> 浏览文章

李克强东北行东北振兴第二季即将上演

2015-4-13 6:40:03东方财富 【字体:

  全国“两会”后,李克强首次离京,方向东北。

  1

  为什么是东北?

  李克强4月10日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经济工作座谈会时说了什么,应该不难理解。

  先来看看占我们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人口一亿多的东北有多重要。

  “共和国长子”、“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共和国的装备部”,这些都是东北的形容词,如果看到这些词还不能理解东北的战略角色,来看看李克强的原话——“东北在国家战略全局中举足轻重”。

  不仅如此,李克强对东北的定位是“我们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和潜力之一”。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棋局,东北和东北“再振兴”有多重要现在应该可以懂了。

  再来看看东北遇到了什么。

  2015年初,英国《经济学人》发表文章称,中国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去年跌落全国后五名之列,正遭遇经济寒冬。事实也确如《经济学人》的描绘。从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间,东北三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12.7%。增速曾连续5年超过东部地区。

  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2014年,辽、吉、黑三省GDP增速回落明显到成了新华社专门发文吹风和讨论的“新东北现象”。

  用李克强的话来说,当前,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东北由于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比重大,受国内外市场变化影响更为明显,加上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和一些内在因素,经济下行压力更大。

  压力有多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发展难题”。

  2

  李克强此次东北行,在政治局(微信ID:bqzhengzhiju)小编看来,其实,早有伏笔。

  全国人代会期间,李克强“下团组”的最后一站,即是黑龙江。十八大以来,参加三次全国人代会,李克强去了15个省份代表团,黑龙江是他3年来第一次去东北团组。

  3月9日上午,面对总理,来自煤矿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升直言不讳:“了总理的报告,感觉特别好,尤其是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说到了我们心坎上。”

  4天前,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概括为“四大板块”。

  还是3月9日。习近平去了另一个东北省份代表团——吉林团参加审议。在那里,习近平传递出的信息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

  同一天,习近平和李克强的团组行均选择了东北,无疑对外传递着对“新东北现象”的重视。

  3

  在李克强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概括为“四大板块”之前半年,国务院在2014年8月19日发布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这个被外界称为“28号文”的《意见》,用11项举措35条具体政策,为东北振兴“添了一把柴”。

  事实上,在“28号文”出台之前,李克强一直在推动东北振兴的“再出发”。

  2013年,就任总理仅半年,李克强就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将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一并列为中国三大“新经济支撑带”。

  就在“28号文”对外发布之前20天,7月31日,李克强还专门召开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对于东北振兴“再出发”,李克强开出了“三味药”:一是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经营和创新创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二是加强民生保障,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三是紧扣转方式、调结构,做强实体经济。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起步于2003年。当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出台后的第二年,李克强从河南调往辽宁,出任省委书记,主政4年。

  在7月的那次会议上,李克强回忆了自己主政辽宁期间考察棚户区时看到的情景:酷寒的冬天里,老矿工们居住的房子,有的是木板中间塞黄土筑成的“干打垒”,有的甚至是解放前盖的简易“劳工房”。

  在李克强看来,一些政府部门束缚企业的条条框框可以用“严重”来形容。这样的判断来自于他“最近看到的一份材料”,“东北某地级市一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8个月时间盖了133个公章,原定开工日期早过去了,还有12个公章没盖完。”

  4

  在2014年7月召开的那次专门讨论东北振兴的会议上,李克强对东北地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各级政府首先要从自身改革做起,取消、下放那些“不必要的权力”,调动和激发市场、社会活力。

  1年后的4月,长春,李克强再提简政放权。“要下大力气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向纵深推进”。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实行计划经济的区域,存在许多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在迈向市场经济进程中遇到许多特殊困难。”在李克强2014年7月给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开的“药方”里,核心的一味是“最终要靠改革激发东北的‘内生动力’,向改革要红利”。

  1年后的4月,长春,李克强再提改革。推广中关村(11.39, 0.49, 4.50%)自主创新有关政策,发扬东北人敢闯敢创精神,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沃土”;积极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支持总部设在东北的中央企业先行试点,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必须靠改革增动力、开放拓空间”。

  至于东北振兴“第二季”将如何上演?

  4月10日,李克强考察北车集团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说,您是我们的超级推销员,我们都把您看成北车一员。总理嘱咐,关键是你们要有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我为中国装备“站台”,希望你们给国家“撑台”,打造永不褪色的金名片!

  东北制造“走出去”是未来东北振兴“第二季”要抓的大事,不仅如此,还要研究设立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东北装备在走向世界中实现转型升级,带动更多配套和就业。

  还要启动一批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对交通、水利、城市地下管网等公共产品项目投入,条件成熟的“十三五”规划项目可提前开工。李克强在长春说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

  此外,还要着力扩大消费。发挥东北特有优势,加快发展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

  至于李克强在主政辽宁时期就主推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依然是“抓手”。让李克强回忆起来就特别“动情”的采煤沉陷区棚改,“要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全部完成”。

  在李克强此次东北之行前3个月。2015年1月13日,《锦州日报》发布的《辽宁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纲要(2015-2025年)》以一种不为人注意的方式提前“外泄”了这样一条重磅消息:“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国务院出台28号文件以及即将出台的东北振兴新十年规划,明确了东北”再振兴“的基本战略。”

  根据这个辽宁城市的官方发布,东北振兴新十年规划,即将出台。

(责任编辑:DF01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