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至1.5倍。
据了解,这是7个月内以来,央行第三次降息。央行权威人士认为,此次货币政策调整有助于稳增长,惠及实体经济,不应该理解为中国版的量化宽松(QE).
央行对称降息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这是7个月内以来,央行第三次降息,前两次降息分别为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本轮降息自5月11日起,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
对于此次降息的原因和力度,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表示:“2015年一季度以来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下行压力、物价总水平保持低位,都决定了通过名义利率适度下调以实现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客观需要,以此稳定实体经济运行预期。”
“从宏观层面上看,其主要动因是,由于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有必要通过降低名义利率来达到降低实际利率、稳定投资增长的目的。如果名义利率不降,在通胀率明显下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由于实际利率上升而导致货币条件被动紧缩的局面。”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解读此次降息时称。
5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生产价格指数)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增长1.5%,环比降低0.2%;PPI同比下降4.6%,环比降低0.3%。PPI维持低位说明工业通缩形势严峻。
“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动较大,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实际利率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针对本次降息,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就最近形势来看,首先是政治局会议确认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其次是上周发布的进出口数据低迷(4月份进出口同比下降10.9%,其中出口下降6.2%,进口下降16.1%),以及低于预期的PPI也证实了目前经济形势的确不乐观,而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中统计的金融机构平均利率也没明显下降,因此央行在此时降息是必要的。”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研究部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表示。
马骏称,不应该将这次利率下调解读为中国版的量化宽松(QE).一些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是在政策利率接近于零,而实体经济又面临衰退的背景下采用的非常规政策手段。
他认为,在中国不存在零利率对货币政策的约束问题。从流动性创造机制来看,中国也有使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其他常规政策工具的空间。这些工具足以有效地调节流动性供给,保持货币与信贷的平稳增长。这些政策工具在中国的使用仍属于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与发达国家的QE有本质的区别。
近日来,关于地方政府债置换的种种猜测在市场内流传,央行此前也明确表态:“没必要直接购买新发地方债实施QE。”市场纷纷猜测央行或将通过定向降准向银行发流动性,然后用于购买地方债。
另据报道,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也表示,降息不是中国版QE,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路上。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未改,各项指标未见好转,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是欧美的两倍以上,持续降息是必要的。目前降息力度仍然不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体现到三季度。单次降息对股市短期涨跌影响是不确定的,但降息趋势对股市的影响是积极而确定的。
四大影响
据证券日报报道,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央行降息,其目的是用强有力措施来稳定经济增长,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同时对减缓股市的下跌速度和下跌节奏有非常重要影响。
据报道,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对此次降息的三句精炼总结。第一、没有神秘感。政策层面、企业层面和民间几乎都预测到降息会到来,市场预期基本一致。第二、政策叠加效应显现。降息和此前各类宽松政策将拧成一股绳,进而拉动宏观经济爬上坡。第三、喜忧参半才是最健康的态度,既要看到降息对于资金成本降低等的利好效应,又要看到降息后资金流动管控的迫切要求。
[还贷]房贷者月供更少了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对于百姓而言,降息还意味着不少购房者的月供负担有所减轻。公积金贷款或商业房产的贷款、还款利率一般是跟央行基准利率挂钩。央行下调基准利率对于想要买房的个人、家庭房贷压力变小了。
此次调整后,购房者按基准利率贷款100万元,期限20年,下调利率后按等额本息方式,之前年利率5 .9%,月供7108 .74元。现在年利率5 .65%,月供6963.87元,减少142.87元,全年可减负1700多元,合计20年可减少3.4万的利息支出。由于之前连续两次降息,三次降息后每月可少还521元。此外,银行放松贷款要求,民众贷款更容易,贷款的成本也降低了。获得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投资。
[理财]钱存银行利息少了
此次央行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调整前的2.5%降为2.25%,意味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减少了。例如,50万元存银行一年定期,利息少了1250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此前上浮扩大到1.3倍时已有不少银行未上浮到顶,此次1.5倍预计将有更多银行不浮到顶,这说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渐进推进中走向水到渠成,百姓对于打理自己的“钱袋子”也将面临更多选择。
由于利息减少,致使部分银行的存款流转到消费、投资方面,预计消费者信心指数在未来会有所上升。不过,降息直接影响到投资产品,以货币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等互联网+“宝宝”类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下行。
[股市]机构对后市很乐观
以下为央行历次降息后市场走势:
上周A股连续三个交易日大跌,经历本轮牛市以来一次非常大的调整。正在股市前路陷入争议之时,央行降息突然来袭,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说此次降息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内,对A股市场保持乐观。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降息一方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一些利率敏感型行业,如房地产、汽车、基建、一般工业等,提高这些行业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降低股票的要求回报率,提高股价,预计降息会促使大盘在权重股带动下大幅反弹。
上投摩根基金投研团队认为,降息短期对周期股有更强提振作用,风格上大小股票均存在机会。但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坦言,央行降息应该也注意到对股市的影响,“降息时间窗口选择上来看,央行降息时点基本符合五一前后的时间窗口,但较为偏窗口后期。考虑到上周股市大跌,显示央行并不希望股市因政策放松而出现无序上涨。”
[楼市]房价短期内或反弹
降息对短期楼市有刺激作用。广州某大型开发商负责人分析,大幅降准后再大幅降息,可更有力落实降低融资成本,但长期看楼市不会受到大的提振。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2014年四季度开始已经明显企稳升温的一二线楼市,在再次降息影响下,难免出现再次的暖上加暖现象。虽然公布的房价指数显示房价仍在调整,但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等城市的二手房价环比连续上行。降息将放大市场利好,购房者对市场预期明显向好。但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表示,新一轮降息对楼市中长期的影响不会明显,对中小企业、创新型的企业及就业影响才比较大,目前楼市高库存问题比较严重,“这不是降一点利息就能解决的问题”。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降息会促使此前部分观望的购房者改变入市策略。今年数次降息之后楼市总体并无大波动。
年内是否还有降息降准?
据香港明报消息,渣打大中华区研究主管丁爽上周称,6月前央行一定会减息一次。昨日降息后,他指出,目前货币政策的宽鬆形势与2009年四万亿的刺激政策“毫无可比性”。他又估计,此次降息是央行年内最后一次降息。
丁爽认为,央行降息主要目的是降低实际利率。4月通胀率按月维持1.5%。以名义利率2.5厘上浮10%为例,减去通胀率,实际利率1.25厘。此次降息后,实际利率接近1厘。他料下半年通胀回升,导致实际利率进一步下行,一旦实际利率低于1厘,央行将不会再降息。
丁爽预期下半年央行会再降准1个百分点,“降准与资本流出有关系”。由于资本外流,国内流动性不够,央行希望通过降准来补充流动性。“只是宽松倾向,不是刺激政策。”他认为,央行此前的宽松与2009年投放4万亿的刺激政策不可比。“无论是领导层的理念,经济下滑的程度和改革的目标,都决定了管理层不会推行强刺激政策。”
另外,瑞信内房主管杜劲松认为,此次央行降息市场早有预期,上周五股市反弹已有体现。他认为内房板块难以借此大升。
据报道,民生证券认为,降息之后还有降息。货币市场利率迅速下行,银行间流动性十分宽松,流动性供需缺口已通过降准缓释,通过价格手段降低融资成本可行,降息之后还有降息。
据报道,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考虑到1.5倍的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利率市场化正在进入“最后一公里”冲刺阶段,预计下次降息时很有可能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种变化除了会考验存款机构的定价能力外,也会加速推进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即官方基准利率的“锚”功能正在弱化,市场自发形成的银行间拆借、债券等利率的“锚”功能正在强化,并将取而代之,银行间7天、10年国债和同业存单利率的重要性会更加突出,从短端到长端整条曲线的资金价格将更加受到央行关注,预计央行将会加大对市场利率的调控和引导,通过公开市场及定向操作等量价结合的手段,稳定货币供给和流动性预期,且不排除会推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责任编辑:D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