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削减过剩产能,工信部提出了“四个一批”,即“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
产能过剩不是新命题。此前,中国有过两轮产能过剩的凸显期。随着逐渐摆脱政府主导的过度投资经济增长模式,这轮结构转型和削减产能过剩比前两轮更势在必行。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专家王健认为“走出去”是化解过剩产能的环节之一。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人士强调,转移的主体必须是企业,如果由政府主导,会形成新的增长包袱。
始于上世纪末/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刑厚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中国产能过剩始末。
上世纪末,中国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就已出现。商务部作为对外投资合作的主管部门,也陆续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对外转移产能。
第一次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
199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确定“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国压缩淘汰落后的棉纺锭一千万支。西安纺织城和上海申新九厂等几十年的老国有企业随之“断臂”压缩产能。
当时,有领导提出将部分纺织产能转移到国外去。彼时的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起草了过剩产业转移海外投资文件,当时的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会签。(后来二者于2003年合并为商务部)。
1999年,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意见的通知》。这是中国实施转移产能的第一个专项支持政策。政策主要支持国内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及一些轻工产品等加工贸易企业到海外做加工贸易。
“经贸委管前期审定企业,对外经贸部管后期出境办手续。”一位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当时成功地向墨西哥转移了10万锭,在拉美成功地转移了两个纺织项目。”
他说,后来国务院领导认为“过剩”这个提法不妥,遂改为“富余产能”。
“后来中国入世,海外市场需求规模的上升掩盖了很多产能过剩矛盾。现在外需不振,再加上内部过度投资比较严重,形成了新一轮产能过剩。”上述人士说。
2005年,国内水泥、煤炭等产能又出现明显过剩。
商务部出台了第二个跟转移产能相关的措施,于2006年、2007年分两批在海外设立了十几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相关企业共同在海外搭建了集群式“走出去”的平台。
根据商务部统计,经过几年发展,截至2012年底,这些设在海外的经贸合作区已入驻企业的投资超过40亿美元,入区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美元,集中在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及少量建材等国内富余产能领域。
避免政府主导/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国务院下决心要调整的严重过剩产能,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五大工业行业。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国家现在加强装备、基础设施、核能、高铁行业的对外投资,将产生大量上下游需求,这些需求会涉及到玻璃水泥等。
中国与东盟以及周边国家有很多互联互通的项目,涉及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网点建设。
“虽然大规模建设期已经过去,但在很多中等水平发达国家,他们还需要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投入,此时将国内富余的配套产业转过去,也可能是恰逢其时。如果能处理好对不同领域的海外投资安排,会产生好的效益。”霍建国说。
“消化产能过剩根子上得解决政府的投资主导问题,如果根子上不解决,在转移出去的消化过程中还可能增加新的产能压力。”霍建国说,“先把源头断掉,然后再研究如何关停并转以及海外投资的问题。这才是逐步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
他说海外投资只是消化产能过剩的一个环节,需要环保等很多手段齐头并进治理,所以化解产能过剩需要较长时间。
“十二五”以来,商务部推动并将继续进行海外园区的建设。
目前,相关政策在不断研究中。
2013年,商务部与中国人民银行欲筹建海外合作基金,不动用外汇,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一定比例的人民币作先期撬动资金,主要以吸引企业入资为主。
而工信部也正在组织研究企业“走出去”的产业投资基金。
霍建国提醒,“转出去”是企业自主选择的投资过程,而不是政府进行大规模规划安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