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股交中心,集聚了一大批"类二级市场投资者",他们关注并信任这个市场,愿意为这个市场挂牌企业的融资"买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这个市场的流动性。”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近日如此对本报记者表示。他还透露,由于挂牌企业再融资获得PE追捧,目前有近200家企业有意向到上海OTC挂牌。
张云峰所说的“类二级市场投资者”,事实上就是广泛存在于这个市场的一些投资机构,他们嗅觉灵敏,永远都在捕捉机会,也不会轻易放过一个可以赚钱的市场。
“这类机构下设很多基金,之前的主要工作就是PE。但是就目前的资本市场而言,显然PE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IPO退出的回报率在持续下降。甚至可以说,在未来3-5年时间,中国会有大批Pre-IPO的企业被扫地出门(即无法如愿上市)。”张云峰说,我国创投企业的退出渠道80%以上是IPO,目前国内明码标价做Pre-IPO的机构有3万多家,按照每年上市100-200家企业的速度,这3万家PE机构何时才能够实现预期收益?在二级市场不景气,IPO退出回报率低迷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出路,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在投资的时点上逐渐前移。由此可预见,新三板,以及上海、天津、重庆等地的股交中心自然就成为他们次优的投资捷径,因为这里的挂牌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前期改制,相对比较成熟,未来肯定是投资热点。
这些“类二级市场投资者”与一般的PE机构明显区别在于,“他们是将PE当作(买卖)股票来投资”,张云峰解释说,像国家重点扶持的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企业,在发展前期市盈率就已经相对较高,在这个阶段与大牌PE谈合作显然是不会有结果的。但是PE机构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是进行阶段性投资,把PE当作股票去投,赚了钱就退出,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投资途径。
一位PE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愈发完善,OTC市场的财富效应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PE机构与其满世界寻找项目,还不如到这个市场淘淘金,毕竟这里的挂牌企业普遍经过层层遴选,对未来发展目标也相对明确。
上海股交中心启动半年来,已经成功地为两家挂牌企业完成了定增融资。张云峰自信地说,这两单融资都做到了超募,后续有融资需求的挂牌企业也值得期待。而中心挂牌企业之所以会受到这些“类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关注,主要原因就是做到了“双赢”,企业融资需求得到了满足,投资者也赚了钱,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投资者有进有出,就有效地活跃了这个市场,而越活跃的市场,就会越受到更加多的投资人的追捧。
数据显示,自2月开市以来,上海股交中心有12家企业可交易,投资者开户数756户,累积成交8000多万元,平均市盈率66倍,协助企业募集了3.06亿元资金。据了解,后续意向来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有186家,其中有50多家企业已经启动了改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