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备忘录,双方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文件为框架确定重点合作领域,共同探索培育重点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集团,共同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等优质文化企业和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合作开展文化产业专题研究,探索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工作方式。 “十二五”期间,国开行将向文化产业提供逾2000亿元的融资总量支持。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目前,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已初具规模,各方面的融资加起来,预计将超5000亿元。
文化产业信贷规模屡创历史新高,文化企业贷款难问题初步缓解
近年来,文化部先后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银行等建立了部行合作关系,将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优势和政策引导功能与金融机构积极开拓文化产业市场主动性结合,搭建企业与银行机构之间的公共服务渠道。部行合作机制运行以来,合作银行机构加大了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产品,提升服务,优化模式,为各类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截止2011年末,仅部行合作机制框架下,已有68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获得总计188.91亿元银行贷款支持。部行合作的示范影响作用迅速体现,有力地鼓舞了各类银行机构积极拓展文化产业信贷市场的积极性。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止2011年末,全国文化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累计达到861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0.4%。
部行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得到认同与推广,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和当地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开展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的合作。目前,山东、山西、广东、海南、重庆等27个省、区、市的文化厅(局)与当地银行机构开展了政银合作,上下联动,进一步拓展了部行合作的影响力。
文化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初具规模,文化产业板块逐渐形成
近年来,一批经营稳定、管理成熟的优质文化企业逐步登陆资本市场,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2011年4月,为科学引导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企业境内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建设“文化企业境内上市资源储备库”,及时掌握优秀文化企业的上市意愿和进展情况,联合证监会、沪深证券交易所等部门与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企业上市培训,积极建立文化企业上市培育、辅导和推荐的机制,为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梯次推荐格局,鼓励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打下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文化企业已达50余家,涉及领域包括演艺、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发行等。宋城股份、拓维信息、奥飞动漫、华录百纳、珠江钢琴等一批文化企业成功上市,通过资本市场为自身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融资渠道。“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推动30家以上的文化企业境内上市,逐渐打造资本市场上的文化产业板块。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1330亿元
在文化产业间接融资迅速发展的同时,以各类社会资本组成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纷纷涌现。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明确提出,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开创了文化产业直接融资的新局面。
2011年7月,财政部会同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主要以股权投资方式,引导示范和带动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截至2011年末,该基金规模已达61亿元。
同时,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杭州七弦投资基金等一批社会资本参与的文化产业投资机构孕育而出,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111只,资金总规模超过1330亿元,其中2011年1-11月间设立的基金数量达47支,占总数的42.34%,资金规模达554.2亿元,占基金总规模的40.9%。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极大拓展了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为文化企业选择多样化的融资提供了条件。
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顺利起步,文化产业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建立
2010年12月,保监会、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0]109号),启动保险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利用保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的功能,充分化解文化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信用保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此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开发了“演艺活动财产保险”、“艺术品综合保险”、“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侵权保险”、“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等11个为文化产业量身定做的保险险种产品。
人保财险推出的艺术品专属保险第一单,就为价值高达1.2亿元的艺术品提供了从馆藏、展览到运输各个环节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保障。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加快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服务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出口和海外投资业务的信用承保,防范化解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过程中的风险。文化产业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将有效化解文化产业项目中的运营风险,提高文化企业深入利用金融市场、金融手段的积极性。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
近年来,文化部联合相关部门逐步建立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并与商务部共同制订《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与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九部门共同制订《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全面对接。与此同时,文化部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将西部文化产业有关门类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争取享受税收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推动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建立。
文化部转变政府职能,搭建“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顺利对接搭建顺畅的交流渠道;启动文化产业金融人才培养工程,联合相关部门、金融和学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产业投融资业务培训;形成政府部门定期的政策协调及效果评估机制,通过调研、座谈、宣讲、对接等形式研究探讨文化产业投融资工作的问题;积极为文化产业发展争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