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业绩不错,在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董事长(下称“君盛投资”)廖梓君的发展战略里,她并不想盲目扩张。
“我们每年只发一只基金,一般的,只有当这个基金70%-80%都投资之后我们才会发第二只基金。”在廖梓君看来,这不仅是对已有的LP投资有交待,同时也是君盛投资根据自己的团队情况的“量体裁衣”——投资团队的精力有限,为了要保证投资质量,以及对LP负责任,她不能够盲目扩张。
保持投资成本的底限
从2005年从事PE投资至今,廖梓君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投资的时候,把控好风险。
“投资如同人生,一定不要把自己搞的像一只蚂蚁,比如在家庭与事业之间一定要有意识的保持平衡,在投资的时候也同样如此,需要把控好风险,保持自己的底限。”
君盛投资的底限,则主要体现在投资企业的成本上面。
“一般我们在募集基金的时候,都会对投资人讲述预期投资回报是多少,实际投资中我们就会倒推我们投资的成本底限是多少。因为我们是纯市场化的管理机构,所以我们一定要给投资人带来回报,不能用投资者的钱去冒险。”在廖梓君看来,投资的精髓是风险管理,而不只是看投资后的收益,才是投资持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为我们有2005年-2008年这四年的积累,所以我们对风险有相对更透彻的理解。君盛投资团队是一只完全市场化的管理团队,没有任何靠山和背景,只能依靠自己过硬的专业本领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在谨慎投资的原则之下,君盛投资的投资成本一般控制在11倍以下,这让他们在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的时候丢了很多项目。
“现在来看,我们控制成本的做法很对。因为如果以15倍进入的话,现在整体经济出现了下滑趋势,企业每年要保持30%-40%的高增长基本很困难。”虽说这是“事后话”,不过,知情的人都知道,早在2010年,当看到二级市场创业板的市盈率达到70-80倍的时候,廖梓君对三年后的市盈率预测却仅为20倍。
前3只基金年均超70%的回报
现在的廖梓君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投资相对成功,募资也相对容易,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廖梓君在刚起步的时候也曾历经艰难。
2005年,君盛投资开始成立的时候,募集资金也曾很不容易,即使,他们通过集合信托的方式募集资金,选择的是兴业银行、交通银行这样优质的好项目。
“那个时候,全流通市场格局刚拉开帷幕,PE投资没有现在这么火,所以我们募集资金的时候压力很大、境况很可怜,对20个投资人推荐基金,大概只有一个人会相信你,而且那个人会说我是因为信任你这个人才投资的。”廖梓君回忆说。投资人留给他们的,更多的是质疑:“买这些股权会全流通吗?什么时候流通?”
这是廖梓君的亲身经历,不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朋友和亲戚的信任,君盛投资最终募集到了第一期3000万的资本。
虽然在廖梓君的眼里,现在回想起来有一点幸运,“不管说眼光也好,还是幸运也罢,我们的切入时间点很好,基金很快就取得了回报”。
其实,外人看来的幸运恰是团队深谙资本市场大趋势的深思熟虑与判断。“2005年的时候,股权分制改革刚刚开启,对于全流通何时会到来大部分人也看不清楚,因此,好公司的股权很便宜。但是,这是一个大趋势,方向上是对的。”正是基于专业上的富有远见的预见性让君盛投资成功了——3年的时间君盛投资一路募集了三只基金,“我们第一期3000万,第二期4000万,第三期1.5亿,到2009年初,这三个基金已经全部完成套现并清算,给投资人创造了年均超过70%的回报,很欣慰!”
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周六日固定休息,以保证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这是廖梓君为自己定下的铁律。身为基督徒,对她来说,保持家庭与事业的平衡,这涉及到了她的信仰问题。
为了保证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廖梓君还刻意地规避了激进的投资策略,对基金的规模上保持一定限制,“无论是一个人也好,还是一个团队也好,都是有一个极限的,我们的整个团队,在我看来,都已经足够优秀了,他们都很努力”。
同时,这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不能辜负LP的信任,只能根据君盛投资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在君盛投资,一般单个项目的投资范围为4000万-5000万人民币,最高也不过7000万-8000万的,因此,如果按照他们一年投资项目数量为20-25个计算的话,团队的管理能力大约每年完成10亿左右的投资额。这意味着君盛投资团队每年需要接触上千个项目,才能保证单个项目的优质质量。数量决定质量--资深的管理人都知道这个规律。
“这个工作量已经达到了我们团队工作量的极限,规模扩张是需要逐步积累的。”廖梓君不仅要保证自己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同时她还要考虑到公司同事们在生活与事业的协调,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家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过程就是生活本身。
这一点,在君盛投资内部,从很多细节当中可以看到,“在我们公司,周六日保证休息是原则性的,每周四还有强制性的集体体育锻炼时间。公司有北京、青岛的员工,为解决员工夫妻分居两地的问题,公司每个月提供免费的机票,让他们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