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退出渠道并重
3i在中国的投资案例主要包括分众传媒、小肥羊、春天百货等11起,其中七宗已成功完成退出,不过手机连锁销售商--迪信通、珠宝生产销售商John Hardy、福田药业和郡原长沙则尚未退出。
对此,苏骐表示,未来仍将考虑多种退出渠道并用。他坦言,随着新一代4G(第四代移动通讯)推出后,迪信通的业务已开始有所增长,“我们希望能够通过A股上市退出,但也可能有其他的退出方案。”
同时,对于John Hardy,公司也正在考虑通过卖给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寻求退出。
苏骐认为,无论是用于退出,还是设立专门的基金,未来并购类投资都一定会是股权投资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不过要想成为市场主流,预计则不会很快。
3i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未在中国作出任何投资。苏骐解释称,这主要是受到危机及中国PE投资市场日趋火热等变化影响,而此次卷土重来,是集团业务重组背景下至关重要的一步。
据其透露,去年底3i在旗下收购基金到期后,将全球投资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由此前按成长和收购基金的产品模式划分转变为按区域划分,其中两大区域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及中国、印度、巴西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
他认为,今年及未来一两年,中国将迎来稳定的发展期,因而其宏观条件适合投资。而集团将中国列为发展中国家一块重要的市场,亦昭示着集团在中国必将有所作为。
建议就LP资格设立框架
而就目前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所面临的风险,苏骐认为,主要是存在自律性不足,及如何在监管和鼓励间找寻平衡的问题。他建议,在引导行业向规范化和为被投企业提供更多价值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行业协会和举办讲座等方式向从业者灌输相关概念。
同时,针对募资及LP(有限合伙人)的相关政策亦需标本兼治,需在建立起养老基金和大学捐赠基金等大型LP之后,才能向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延伸。
另外,亦应针对LP的总资产规模、可投资产比例及个人经验等设立一篮子框架。
“如果真的要放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要放高一点,因为(股权投资)不是普通个人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是一般小型私有者可以做的,…不应把这个变成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东西,那样会有很大的风险,”苏骐称。
为加强行业监管,今年初,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将去年11月规定中,“建议”PE单个投资人最低出资1000万元,升级为“强制”性要求,并将此前在试点地区试行了十个月的PE备案制正式推向全国。
目前3i的大中华区业务由苏骐主管,主要负责促成投资及落实投资策略。此前,苏骐曾担任瑞信投资银行部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曾促成多个中国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重组及并购,包括中海油、上海电气、上海医药等。
3i集团于1945年在伦敦成立,是英格兰银行和政府的产业投资机构,目前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达191亿美元。近期投资对象包括欧洲最大的专用车液压系统生产销售商--荷兰海沃公司和比利时物流公司ABX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