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自己未来的日子规划成了三块,除了要做的事,他更清楚不做什么。因而,他宣布从此彻底退出投资领域,不做私募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虽然这样做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代价。
他曾在投资界备受推崇,亦亲力亲为帮助弱势群体维权,更是曾发出“私奔”宣言的诗人—三个三分之一,这个叫王功权的男人,如今仍时时被人提起.三月的北京,时有疾风席卷起漫天沙尘。
赴美游学归来的王功权,偶尔会在这样寒风料峭的夜晚,披着一件大衣,背着普通的包,进入北京海淀剧院北侧的那家上岛咖啡店。幽暗灯光下一缕火苗燃起,他点着一支烟,开始为迷茫中的青年人指点迷津??
在出席燕山大讲堂的讲座时,王功权透露,他已将未来日子划为三块:一留给自己,主要用来打坐念经、见朋友、回老家;二用于与商业朋友研究事情、探讨意见,为青年人提供创业咨询;三则用于参与推动社会转型。
王功权自认为是“一个商人,半个文人”,谈及文人情怀和商人理性的挣扎,王功权对《新商务周刊》记者说:“如果内心中有高远的追求,那么身和心,注定会有一个在漂泊、孤独。”
那一刻,以往做投资分析时理性得咄咄逼人的王功权,内心深处却充满着“歌风吟月、感时溅泪”的文人气质。
一载游学
王功权把自己赴美形容为目的纯粹的“放松和感受”。
2012年夏天,他和家人花了38天自驾走了美国的15个州,从新奥尔良开车往西到墨西哥边境,然后到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加州旧金山,再飞西雅图,转战盐湖城后自驾前往黄石,再经堪萨斯和伊利诺伊,最后到纽约。
除了风光,与这些城市齐名的还有美国一系列著名大型跨国企业,比如伊利诺伊的波音公司总部和旧金山硅谷的微软,但王功权一家都没有去拜访。与以往的旅行一样,他事先会准备很多资料和书,既行万里路又可读万卷书。
这次远行是因为他受邀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这是一所蜚声世界的跨学科东亚问题研究中心,大约三成的教授会说中文。王功权曾表示:“我很喜欢这个大学,学术气氛很活跃,加上有很多中国来的朋友常来常往,一点也不寂寞。”他喜欢藏书丰富的哥大图书馆。“像我这样英语不好的人也可以展开像模像样的研究”。
虽然在英语环境下工作了多年,但是王功权真正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却少之又少,他很佩服可以用英语演讲的王石。到美国之后,王功权还报了英语强化班。虽然语言能力提高缓慢,但两个月后,他的研究和学习已渐入佳境,这得益于哥大丰富的中文馆藏。去美国之前,王功权确定的研究题目是《中美金融体系比较研究》——完美契合了他的创业经历、投资人的身份。但是置身哥大之后,王功权找到了更大的兴趣点:公民社会和公共财政监督。
作为法律援助组织公盟的6个召集人之一,王功权除了给予资金支持外,还亲自对公盟的项目进行评估,提出不少可行性建议。
2010年初,王功权首倡了为外地在京小学生争取教育公平的项目,已经在“小升初”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正在积极争取高考公平。公盟的公民独立调查团也是由王功权最先发起成立。
美国规则
王功权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的一年,恰好是大选年。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天早晨去费城,一个大车把纽约一部分支持奥巴马的人拉到费城,把大家放到一个公园里。在公园附近的一个小区,这些拉票团队会挨家挨户拜访。
他们敲开家门后,会训练有素地按着事先演练过的说辞展开沟通,比如询问每户叫什么名字、以前支持哪个党等,分别用红色和蓝色标出来。更重要的是询问:是否愿意支持奥巴马?如果愿意,就先填写一份意向表,但这并不是最后的投票,仅是初步的支持率统计。
这种类似售楼公司做表统计销售情况的一幕,深深地印在王功权的心里。结合自己在美国的体验,王功权将在美华人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在美国工作并且融入到美国社会或者拿到美国国籍、绿卡的华人;二是留学生群体,包括在那里准备上学、正在上学或者上学后逗留一两年、寻找工作机会抑或短期工作准备回国的;三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包括近年来不少“用脚投票”的企业家。
据他观察,前者对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很振奋,对国家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有一种包容心态。他们在心里希望中国民主转型,更重视人权。此种诉求与赴美留学生的期望不谋而合。
而“用脚投票”的企业家们,仗着财力雄厚,在美国一掷千金购置房产,蔚为大观。比如在曼哈顿繁华的最南端的炮台公园,有几栋正在对外销售的新楼盘,打听之后才知道,中国不少企业家都在那里买了楼,晚上没事时,他们会在下面喝茶。“很多人在国内不常见到,但在美国居然可以不时相遇。”
对于美国的法治环境,以及在法律面前庶民与王子同等的待遇,王功权认为:“这种有透明规则、有可预期未来的安全感是包括我在内的企业家最需要的。他们渴望的这一切在美国是可触摸的,所以我很理解他们,虽然我并未移民。”
君归何处
王功权在多个场合戏谑:自从我回国后,每天收到的问候都会询问接下来要做什么。不堪其扰之意明显。两年前,他曾因“私奔”一事成为八卦焦点。归来后,他的去向一度成谜。
在3月初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王功权说:我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站着把钱挣了的人。
他把自己未来的日子规划成了三块,除了要做的事,他更清楚不做什么。因而,他宣布从此彻底退出投资领域,不做私募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虽然这样做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代价。
同时,王功权还将像以前一样,坚持不做不开心的事。他告诉《新商务周刊》记者:“我已经53岁了,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年纪,更加不愿意勉强自己做违心的事。”
如今,虽然王功权开始淡出投资界,但是作为昔日的投资大佬,他不时会接到各高校的讲课邀约,比如讲授投资操作、基金激励等。对此,他也很乐意将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与学子们分享。
如今,改革的呼声甚嚣尘上,转型似乎成了看似平静的江面下涌动的激流。借由互联网的全方位传播,所谓的“公知”发声频频。谈及这一话题,王功权对此抱有乐观期待。
他认为,转型的推动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各方的持续努力以及普通民众在关照自身生活的同时,对权贵阶层的蔑视与不合作。“建设性的反对派会日益壮大,这必将会是个和平的转型。”
一个商人,半个文人。年过半百,华发少生。王功权认为自己人生的步伐走得很“散乱”,甚至偶尔会质疑每一步的错对:四次失业、离婚、进过监狱、私奔,诸多丰富的生活经历集聚在一人身上,难免毁誉参半。
谈及成功,他如是说:“我认为我并不太成功。如果从赚钱角度来讲,我管的钱很多,个人挣的钱不多,万通几个伙伴挣钱比我多得多;如果从当官角度,我现在也没有当上什么官。今天我彻底混成了无业,现在连名片都不知道怎么印。”
一个在投资界饱受推崇的成功商人,一个亲力亲为帮助弱势群体维权的公益组织者,一个曾经写下“总是春心对风语,最恨人间累功名。谁见金银成山传万代?千古只贵一片情”的诗人,王功权的三个三分之一,交织在了一起。
“我也在十字路口。除了上帝,大家都在十字路口。”王功权说。
你在美国用38天走了15个州,此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在美国的旅行比我在校园本身的收获还大。我参观了美墨战争方面的遗迹、历史、人文等东西,后来我发现了美国人在其中暗含的“套路”:首先进行的是商业上的往来,到一定程度后,商人移民开始在当地要权力。接下来美国会扶持他们自己的力量,党、民主代表群体提出要求这一块并入美国。于是当地出现两种力量:一种坚持属于墨西哥,一种坚持要并入美国。两边不停地摩擦,摩擦到当地人民要求并入美国成为一种民意时,以实现人民意愿为名义,美国谈判或者出兵??
结合你在美国的考察经历,你认为,公民社会建设怎样才会得到有效推动?
从学术角度讲,公民社会不涉及政治,是社会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
在美国,公民社会自我管理十分成熟完善,可以做到政府的变故不太影响到社会运行。这是因为美国除了法制健全外,还有公民社会的发育成熟,70%的管理是通过社会上各种NGO组织自我管理。
前几天跟冯仑讨论这件事,他说想把精力放在行业协会和公益组织的建设上面。这个领域的发展是需要政府支持的。
目前,由于中国需要面对政治和经济转型等方面的问题,公民社会就无形中带有了一定的“政治使命”,它间接促进了普世价值推广、公民文化传播、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公民权利的捍卫。但是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跟国际公民社会的概念不太一样,我们有政治化现象。这是中国今天的现实。
在中国,政府往往认为:政府强大,运用好权力,社会就好。其实这很难。原来我们提出小政府、大社会,这个“社会”是指大量的NGO组织,而不是小政府、大的百姓群体。这么多年来,我们在这个领域一直没能很好发展起来。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从国际上、学术角度上讲纯粹的NGO公民社会,还是今天带着新文化(行情 股吧 买卖点)传播和政治使命的公民社会建设,对中国来说都非常重要,我对这些事情的重视高出了对国家上层人士和政府体制变化的关注,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社会本身才能够成长并自我管理起来。同时,公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权利,同时尊重别人的权利,大家知道边界和规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问题。
作为互联网投资领域的先驱,你对于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如何看?刚闭幕的“两会”上出现了不少互联网大佬的身影,你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目前,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比想象中重得多,这是一种极好的信息传递技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给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甚至会对未来社会转型、社会运动的形势起到推动作用。
我把互联网行业归结成迅速崛起、迅速老化的行业。如今的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不是创新但已是传统性的行业里。
判断一个行业是否传统,有以下几点:第一,这个领域是否成为资本密集型;第二,这个行业是否已经大量地解决了社会就业;第三,这个行业在龙头企业周边是否形成了配套的中小企业产业群;第四,其他产业跟这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否已经变成主动需求,而不是犹疑心态。
互联网在这几点里都表现出来了,所以互联网行业崛起得快、老化得也快。在这个行业中,再出现很多奇迹我认为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我建议朋友们在面对这个行业时当成传统产业做:控制成本,一点点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能长大就长大,长不大就按照传统的厂和店对待。不要寄希望于大量烧钱,拿到很多用户,成为下一个李彦宏。当然奇迹总会有,但我认为现如今发生的概率比较小。
这次“两会”有互联网行业的负责人参与其中,说明政府开始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互联网行业崛起比较快,而且这种产业往往涉及国家喉舌、媒体言论、舆情控制,所以政府希望他们能够跟自己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