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退出面临困境
自去年底证监会正式启动IPO在审企业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以来,再审IPO企业上演撤退潮,目前排队企业缩减至825家。在“史上最严IPO财务核查风暴”的压力下,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上演“大撤退”。在财务自查大限前一周,主动撤单的企业激增了76家,3月13日一天内更是有12家拟上市公司撤回上市材料,杭州金海岸公司名在其列。杭州金海岸公司拟上市,曾被业界认为是演艺行业的标志性事件,如今撤回上市材料,引发市场对演艺业的担忧,演艺行业未来是否还被投资人看好?在如今IPO受限的情况下,股权投资机构如何顺利实现投资退出?记者专访了七弦投资执行总经理、创始合伙人李青媛。
投资人名片:
李青媛:七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七弦投资”)执行总经理,在文化科技产业投资、并购等领域有丰富的运作经验,从2004年开始对动漫、影视、互联网等项目都有过深入调研。曾担任浙江省第一只国有文化产业基金——东方星空文化传播投资基金的管理人;曾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大立科技、宋城股份等项目的投资。
七弦投资是杭州宋城集团旗下的一家从事股权投资及管理业务的专业公司,重点投资于品牌消费、休闲娱乐、互联网及无线应用、新媒体、文化艺术品生产流通等大文化领域,涉及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Pre-IPO、产业整合等各个阶段。
不建议演艺企业急于IPO
杭州金海岸公司公开能查询到的上市资料比较少,在其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公司介绍:杭州金海岸公司是一家以剧院连锁“金海岸演艺大舞台”为主业,以旅游演出《西湖之夜》、国内外巡演《中国印象》及相关文化创意项目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文化企业。
该公司在经营实践中创造了“剧院连锁、院团合一”的创新型商业模式,16台常态演出的综艺节目遍布江、浙、沪、鲁的10个城市,年接待观众350万人次。
杭州金海岸公司拟上市,曾一度被业界认为是演艺行业的标志性事件,这次撤回上市材料,IPO受阻,引发市场对演艺行业业绩持续增长性的担忧,业界也担心会影响投资机构对演艺业的信心。
对此,曾参与宋城集团上市的李青媛表示,虽然尚不清楚这次杭州金海岸公司撤单的原因,不方便发表观点,但并不会影响她对中国演艺行业所持有的乐观态度。
李青媛认为,在国内文化产业现阶段,除去国有文化企业占据优势的行业以及主要寻求政策红利的行业之外,民营投资机构所能介入的、市场化程度高又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细分行业其实并不多,演艺行业算是其中之一。
同时,李青媛直言,目前证监会对IPO企业监查越来越严格,但其中一些规则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之间存在对接难题,如证监会要求企业就财务收入提供第三方证明,而许多演艺企业经常以现金结算,很难提供第三方证明。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李青媛最看重的还是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未来的成长性,所以,她不建议演艺企业急于IPO,“演艺企业的市场培育、团队之间的磨合和锤炼、口碑的积累都需要时间,比如宋城的市场培育也花了10多年,这不是一笔钱砸下去就能马上出效果的行业,只有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才能长期做下去,并最终受益。”
影视企业需加强测算能力
去年10月,七弦投资、华录百纳领衔20家PE/VC机构向国内著名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海润影视联合投资8亿元,对价为海润影视约20%的股权。这一估值约为海润2012年预测净利润的15倍。在此轮融资中,私募们给海润影视的估值竟比此前其在港IPO失败时基石投资人给出的价格还要高。
从常规PE投资角度看,买老股并非最好的投资方式。而在PE市场环境羸弱的背景下,15倍市盈率的投资价格也着实不低。李青媛说,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决定投资海润影视,主要看好其在电视剧制作行业中积淀10多年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增长能力,并且,这一老牌影视剧公司对市场性价比的把握,以及对作为播出渠道的电视台需求的深刻了解,也为它加分。
“这两年电视剧版权价格的一路走高,让制作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大涨,这对制作公司的成本测算和管控能力是很大的挑战。”李青媛说,“制作公司必须在投入拍摄前,就对拍什么、花多少成本、拍完后适合销售给什么类型的电视台等问题都有非常清晰的定位,有非常细致的测算方案,才可能拍出性价比高的电视剧。”
如果只是盲目跟风拍摄一些所谓的“热剧”,而不提前做足市场测算工作,面对有限的播出渠道和市场容量,很可能会让作品烂在仓库里,让投资打水漂。
目前在影视行业,像海润影视这类优质制作公司基本已被投资殆尽,投资机会已不多,李青媛表示,影视行业未来更让人有预期的环节可能集中在后期制作上,如特效制作类企业,她也一直在观察和了解这类企业,但她认为,现在还不到投资时机,“后期制作企业的投资,最关键是切入时机的把握问题,现在来看,这类企业还需要等待,等到影视市场真正繁荣到这类企业的业务量足以支撑起后期制作行业,养活得起这一行业中的从业者。”
退出机制多元化
证监会对IPO企业的严格监查,使得IPO退出受限,对PE机构形成很大挑战,迫使国内私募股权机构寻找新的退出方式。“募、投、管、退”是PE机构业务的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PE热的盛行,PE机构累计募资额和投资案例数都大幅增加,但是退出案例的增长并未跟上前者的脚步。
普华永道1月底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回顾与2013年前瞻》报告显示:PE机构在中国随意投资就能获得丰厚回报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来自中国某些企业的财务包装和舞弊案例,以及IPO的堰塞湖,正在给私募股权的专业投资和安全退出带来颇多挑战。
李青媛认为,此前一、二级投资市场存在大量阶段性机会,使得大多数PE机构都将上市作为最理想的退出方式,造成了PE机构过度依赖于IPO。事实上,由于行业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也不同,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上市,尤其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很多资产量和规模不达标的企业并不适合上市。
“其实文化投资这一领域本身可以IPO的项目并不多,很多项目很难达到现行IPO的标准。而七弦投资所做的一些股权类投资,本身也没打算非走IPO这条道路。”李青媛说,“文化行业目前所处的阶段还不成熟,所以没有那么多企业可以IPO。现在依托产业背景做并购更合时宜一些。”
即使已经上市的一些文化传媒类公司,由于自身主业增长性有限,也需要再找新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业务增长点,进行并购整合,“现在这种打通产业链的需求非常旺盛,这也是七弦投资的一个重要退出通道。”
除了并购退出,现在部分私募机构所投的公司还以集团公司的产业为主线,积极布局集团所拥有产业的上下游行业,发掘相关机会待日后退出。在这方面,相比于其他投资公司,背后拥有宋城集团依托的七弦投资,显然更有优势。
李青媛表示,未来不排除将所投资的企业或项目与宋城集团资源平台进行整合的可能性,“大文化领域都有些相关性,资源和运营上都有一些相通性。目前宋城集团正在全国扩展业务,这一过程中也会积累一些新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七弦投资也可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