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锐投资人系列的最后一篇,拖了好久。因为我实在无法准确的给纪源资本副总裁吴陈尧打上准确的标签。他理性且职业,却也爱冒险,比如上面这张跳伞照,他告诉我“想刻意寻找生活中不确定性的那一面”。最后我只能追溯他的职业经历,看一个VC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吴陈尧的职业生涯是从阿里巴巴开始的。虽然认同作为阿里人的骄傲,但吴陈尧自称“受阿里文化影响较小”。他加入的本是雅虎中国,做搜索引擎相关性研究,他入职时雅虎中国刚开始被阿里巴巴整合。
对于一个职场新鲜人来说,这是认识互联网再好不过的机会。雅虎在美国积累了当时最强的搜索技术和用户,门户、邮箱、社区、问答等等标准web 2.0产品遍布全球;中国则正当电子商务方兴未艾,阿里有最完整的布局和最庞大的用户群。于是,吴陈尧又能在雅虎全球内部基于wiki的开放协作平台上阅读各种文档,又能在阿里体系内和淘宝、支付宝和B2B部门负责产品数据分析的对口同事交流。
这样的特殊境遇几乎是空前绝后的,所以吴陈尧成长很快。2006年他开始用AB test和热点图来测试用户对产品设计的满意度,这些工具和方法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他甚至开始研究如何把基于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定向广告带到中国,那时美国也刚有这种大数据技术,那个时代还没有大数据词。
然而,甜蜜综合痛苦相伴,整合意味着公司文化和战略的剧变。雅虎美国和阿里巴巴的两种文化的冲撞,加上整合期战略上的不清晰和反复,犹如一个武当派高手误吞了崆峒派大师的金丹,两股真气被强行容纳在一个身体里。这让刚刚参加工作又满腔热血的吴陈尧,有些无所适从和焦虑。上午还在跟位于加州sunnyvale的雅虎工程师用英文沟通搜索相关性的分析结果,下午就需要在阿里巴巴“政委”的指导下,评估自己在价值观上与阿里的标准还有那些不足。
吴陈尧说:“因为你看到自己所在的公司在一天天的消沉和内耗,但是却无能为力。而且在阿里体系内,每个员工都必须的积极的去"拥抱变化"。那个时候直观感觉单靠价值观和文化救不了公司,但是你却不能怀疑变来变去的公司战略”。最终,雅虎中国在各方的扼腕叹息中,渐渐瓦解了。那时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有广阔视野和先进工具的人才是相对稀缺,于是吴陈尧在08年加入了另外一家互联网巨擘腾讯。
在腾讯的时光,至今让吴陈尧回忆起来充满了自豪与感激。“不说别的,光每月30个Q币的福利,和找回QQ密码的内部员工通道,就让自己在亲戚朋友中特别有价值”。那正是QQ如日中天的时期,吴陈尧开始学习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真正本土化创新。“和在雅虎的时期一样,我还是抓住一切能学习的机会,去了解腾讯把握用户核心需求的意识和方法,以及对产品细节的关注,这是出于兴趣“,他说。
而吴陈尧在腾讯从事的,还是他喜欢并且擅长的数据分析工作。他负责整个腾讯网的流量变现策略和腾讯平台的广告投放系统。每天思考的是,如何把腾讯平台上具有商业价值的流量,开发出广告位,算好广告库存和最合理的CPM和CPC,找到最合适的广告主群体,并通过广告销售和渠道最终实现高售卖率,整个的系统环环相扣并且需要动态平衡。优化的过程除了需要大量数据,还需要跟多个部门协调。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份工作责任重大。吴陈尧因此在腾讯内部连续获得优秀员工和优秀基干荣誉。不到30岁时,他当上了副总监并开始进入总监升职流程,在腾讯这算是火箭晋升速度了。但他又离开了腾讯,加入了全球最大的独立投行Jefferies (独立投行即没有商业银行部门,只做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亚太区TMT行业的研究,为全球主要买方基金提供证券评级服务。
他说,"我想突破自己,想在纯英文的国家化工作环境里,真正了解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产业的评价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是说有一点点投行情节“。毕竟,这对于以当年高考高分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浸淫在商学院氛围中的吴陈尧而言,也是有基础和优势的。但很快,吴陈尧就发现了投行工作的问题。”我学习到了估值模型和二级市场对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逻辑,但发现卖方(即券商和投行)却过分重视报告和客户服务,很难真正产生独立且有价值的观点“。
期间,吴陈尧参与了人人网的上市,它创下了那个时候中国互联网上市的融资记录,也是后来整个中概股泡沫破裂的导火索,目前企业价值已经不到刚上市时的五分之一。"那个时候我和团队已经发现人人用户的活跃度趋缓,再加上糯米的烧钱,公司情况并不理想,但是Jefferies还是在买入、卖出和持有中,选择给出持有的投资评级,在今天看来应该是给坚决给出卖出评级的。在那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卖方的局限性,于是选择了VC。
吴陈尧觉得,这每一段经历,对他都有特殊的意义。”就像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如果能学到多种武功,几乎都是有一些特殊的境遇和机缘巧合“。而这些机遇与巧合,都需要有目标的指引,才能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的互联网人都受过乔布斯的影响,他对我的影响就是始终去寻找真正能够让你有激情和灵感的工作,如果没有找到或者不满足,那就持续去找。当你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其实你会发现,过去的经历好像都串起来了,都没有白白经历。” “对我而言,就是在做VC之后,就是能够利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来建构自己对于每一个项目的考察点和关注点“。
在投资51信用卡时,吴陈尧对创始人孙海涛印象深刻,“他是充满草根气质,靠产品力说话的CEO”,孙海涛能够想出向用户索取邮箱密码甚至网银密码的方式获取账单数据,最终让很多因为隐私观念的缘故而认为这个想法不靠谱的投资人大跌眼镜。貌似大胆的想法,确是建立对小微企业主、生意人群、超前消费倾向人群的需求洞察的基础上。吴陈尧对于孙海涛的产品能力非常有信心,“以腾讯的标准来看,海涛也是相当敏锐和高效的产品经理,思路非常接地气,也具有天生的领导力,我那时候真正在意的是他对金融的敬畏之心,后来接触了来自广发信用卡中心的联合创始人李俊,就基本确定了投资的想法”。
互联网金融之外,吴陈尧还关注O2O、智能硬件、社交娱乐、企业级应用等领域,主导或参与的项目包括途家网、追光动画、迷你考拉仓、E店宝、金山WPS等。在投资途家和追光动画的时候,吴陈尧坦陈这是赛道+连续创业者的思路。无论是度假公寓,还是本土3D动漫电影,都是好的方向,而前新浪乐居总裁罗军和前土豆网创始人、CEO王微,都是优秀且有魅力的领导者。
这样投资决定貌似容易,但背后吴陈尧做了大量的工作。”我自己还体验了途家成都和青岛的公寓,入住的体验其实有一些不完美之处,但这些细节必须放在行业的大势里来看,我们当时仔细分析了中国人度假的习惯、经济型酒店的成本结构,还研究了房产税和带薪休假对于行业的影响以及美国的homeaway模式,这些才是最终决策的依据“。”
对追光动画也是类似的研究方式,我们研究了中国总体的银幕数的增长、观众观影决策的影响因素、3D动漫制作的各个工种和美国梦工厂和皮克斯的结构,才得出结论中国本土3D动漫电影的前景光明“。GGV对于细分行业的赛道一般都会做透彻的研究,而了解一个行业的本质永远是一个VC的基本功,这既是吴陈尧的兴趣,也是过去的行业经验和投行经验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