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从林书豪现象谈VC的模式匹配之偏执

2012-3-10 20:35:3136氪 【字体:

从林书豪现象谈VC的模式匹配之偏执

林书豪现在是NBA的热门话题。每一个地方写体育的人都在专栏里面狂轰乱炸这个终极版的灰姑娘的故事:一位亚裔的哈佛毕业生,从默默无闻突然变成了NBA最大的明星之一。

林书豪登上了《时代》杂志海外版的封面,连一向只放泳装美女的体育杂志《体育画报》的封面也给林书豪留了地方,标题是《排除万难》。

不过,有一个统计数据分析狂热小组对林书豪的成功并不感到意外。他们一开始就预测到了林书豪的成功。

从林书豪现象谈VC的模式匹配之偏执

在2010年选秀开始之前,他们的分析就把林书豪列为所有球员中的排名第10,在未选秀球员中的排名更是高居第一。这份分析纯粹是基于统计的,身高、弹跳、脚步速度、也许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肤色,这些都不在模型的考虑范畴。只看对比赛的贡献统计。

在新手赛季中统计分析继续把林书豪排在高位。他平均48分钟就能制造0.157个胜场,换句话说,其表现要比球员的平均水平(0.100)高50%(安东尼在那个赛季的相应数据是0.140)。

林书豪在NBA的发展联盟也是星光闪耀,该数据更是高达0.211。

换句话说,如果纯粹看这些数据,林书豪算得上最受期待的新人。只有在你考虑非篮球的因素如种族、教育机构(哈佛虽是名校,但对于打篮球的来说,呵呵)时,他的崛起看起来才像是不可能的。

流行的体育博客Deadspin的文章把这种疯狂做了最好的诠释:“亚裔哈佛毕业生总算在纽约取得成功了”,这个标题很有趣,不过却反映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林书豪的高中教练指出,自己的爱将没有被任何一所大学招募进来。另外他还发现次年若干球探跑来考察了另一位自己的球员,虽然他没有林书豪那么好,但他是非洲裔美国人。

墨守成规总有正当理由。如果你了解哈佛贡献的美国总统(8)要比NBA球员(4)多一倍,你猜测一位普通的哈佛球员不大可能为NBA做贡献也就理所当然了。不过墨守成规只有在缺乏更好的数据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而在林书豪这个例子里面,那些众所周知的统计数字已经证明了他的价值,但是球探却宁愿相信迂腐的陈规而不是数据。

从林书豪现象谈VC的模式匹配之偏执

悲哀的是,这种偏执并不仅限于体育领域。即便是在硅谷,这个局中人自视为精英社会的地方,大家每日所践行的仍然是一种有害的墨守成规。

投资者热衷于谈论“模式匹配”。常见的表达类似于,“我看过这部电影了。”这正是创业者往往自诩为“滑冰界的AirBnB”或者“情人节贺卡中的iPhone”的原因。

如果没有更好的数据,那么常识是有意义的。当投资者不得不根据PPT和粗糙的原型去做决定的时候,墨守成规是一项好的策略。真的,我愿意把硅谷默认的投资策略描述为“投资给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伯克利、UIUC和哈佛第二选择)20岁左右的计算机科学毕业生,只要是男的,白人或亚洲人就行。”

在今天的这个世界里,我们已经有能力获得更好的数据来进行决策了,是时候抛弃那种偏执迂腐的“模式匹配”的成见了。

不过旧习惯是很难被消灭的。几个月前,CNN给硅谷的黑人创业家做了一个专栏。里面提到得到风投支持的非洲裔美国人创业者占比仅为1%。而Whitney Hess对顶级风投机构进行的一项分析发现,性别平衡做得最好的风投公司是KPCB,女性占比为23%,其他大多数都没有女性。

林书豪被称为是亚洲的蒂姆蒂博(明星四分卫);我们需要把从林书豪身上学到的经验教训拓展到初创界。决策应该是要根据表现来做出,而不是种族、性别、年龄或者教育程度。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