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远见
虽然看好国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但熊晓鸽也嗅到了其中隐藏着的巨大风险。他笑言,“电影靠的也完全是撞运气。”
纵观国内文化市场,即使像著名的宋城千古情,相比国外,规模依旧太小。而且由于过去政策的原因,中国的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分割现象严重。比如表演是文化部管的,电影是广电局管的,电视电台,出版是新闻出版署管的,很难整合为一体。
“商业要运营,要打造文化产业,还是更多的一些要有政策的突破。”熊晓鸽解释道。“不像美国,是个比较成熟的行业,很大的规模,而且是比较综合的。从战略方面考虑,应该到国外去投这一块。”
美国所有几大传媒公司,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综合。环球、时代华纳,迪士尼等大型集团旗下业务,涵盖杂志、电影、电视台、出版等等,从上端到下端,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每个公司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现金流。而中国的一些上市的文化企业,经营业务相对单一,风险大,由于要求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投资价值并不高。
在熊晓鸽看来,“文化产品不能仅仅盯着一个中国的市场,应该有一个国际的市场。”
深谙中国国情的IDG,最先闻到了中国高端时尚消费品市场的商机。早在2006年,就通过期参与组建高端时尚类网站——yoka来分享其中的机会。就在今年11月,IDG认购了prada在中国的代工企业“时代皮具”22%股权。7月,对国内二手奢饰品公司寺库投资了1000万美元。
在熊晓鸽看来,中国是投资者的天堂,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现在普遍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包括服务业、娱乐业,文化产业等方面都有数不胜数的投资机会。“中国的消费市场本身很大,不一定依靠出口。这是我们的运气。”
“远见”是作为一个成功投资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早在2007年的时候,熊晓鸽就清醒地看到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在2008年1月-8月,IDG进行了15亿美元的融资,对于一些目标企业追加了很多投资。同时,看到股市上出现的一些机会。
金融危机的“冬天”,成了IDG的播种季。熊晓鸽当时的解释是,“虽然有些公司的股票不好,但是我们觉得有它们很好的成长空间,这个时候进入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2010年,验证了熊晓鸽当时的看法。这年,IDG通过上市或者股权转让退出的项目达到12个,大获丰收。
“合”纵“连”横
“从早期开始,慢慢地就会去看整个产业链的行业,说到底还是对这个行业的认识。”熊晓鸽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从早年投资门户网站,到后来投资搜索引擎,IDG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布局,已经细化到社区网站、门户网站等。2011年IDG投资的项目大部分仍然属于TMT行业,其中属于电子商务的项目包括凡客诚品、聚尚网和韩都衣舍等,有7家之多。
“TMT是我们的强项,可替代性能源,我们投得也不错。”熊晓鸽对自己的战绩颇显满意。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也被IDG看好。IDG近年来在清洁能源行业投资的企业有天华阳光、武汉华灿光电、昆兰新能源等。医疗器械的企业有瑞慈体检、美华妇儿医院等。
“投资要以人为本,中国现在已经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未来发展的时候,人们更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吃得是不是健康,空气是不是好,同时我们是不是很高兴,这些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还有理财,买股票大家都在赔钱,那是不是有更多理财的机会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和谐社会的概念,所以我觉得未来在中国的发展,确实有很多的机会。”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做投资也是同样的道理。熊晓鸽认为,“做投资的来讲,应该很重要的是选对有发展潜力很大的市场,这个市场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如果它的未来发展的空间比较小的话,那也是非常难做的。”
经历20多年的风雨,IDG在中国投资的项目涉及互联网、TMT、医疗服务设施、设备、高档消费品、媒体文化娱乐等。1993年IDGVC第一个基金,主要投在了互联网和软件,比如腾讯、搜房、搜狐、金蝶软件等。1999年IDGVC第二个基金,既有传统行业,比如如家、一茶一坐、也有新兴行业如好耶、网龙等。
除了向多个行业延伸,IDG的投资方向也从原来的早期,向pre-IPO、成熟期覆盖。放眼世界上发达国家的PE基金,很多都是做VC起家。每个基金投资的方法是不同的。“市盈率是人们对公司的期待值,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市盈率还是有差别的。比如小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才能快速成长,二十五六岁你不能要求他再长个,成长就比较稳定了。”熊晓鸽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PE规模比较小,尤其技术型企业,很难用PE来做。现在机会出现了,这个行业也是我比较熟悉的,自然演进做这种大的基金。”熊晓鸽向记者解释道,“但是最早的我们希望IDG风险基金来投,之后每一轮跟进投资。”
IDG的策略是,如果投资额在200万美元以下,就用早期风险基金进行投资;投资额在200万美元到3000万美元之间,用成长型基金进行投资,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用两支资本基金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