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篇
在经济低迷,资本市场遭受重创的大背景下,PE投资IPO渠道退出神话遭遇挑战,上市了却现浮亏的案例频频上演,也使目前整个VC/PE面临募资难和退出难两大挑战。
IPO不赚钱也让很多PE机构开始反思当时投资时的拼价格等激烈行为,转而在投资时变得更审慎,对企业的成长性期望更高,价格也压得更低。在危机之中,也孕育着PE/VC行业未来的结构性机会。
投资回报下滑
许多人惊讶地发现,即使是明星机构在PE投资中也会出现浮亏。
今年6月18日,协众国际在港交所鸣锣开市,首日市值约7.44亿港元。港交所造就了协众国际首席执行官陈存友一夜暴富,却并未能够给背后的投资机构带来想象中的喜悦,带给鼎晖及中信资本带来的是-0.29倍、-0.30倍的账面回报。
同样亏钱的还有九鼎投资。今年4月27日,中盛资源赴港上市,这也是九鼎投资首次试水港股退出,不过成绩并不好看,九鼎获得-0.22倍账面退出回报,亏损近3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在以往不曾出现过的案例正在不断上演。据投中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仅有6家具有VC/PE背景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实现10笔退出,平均账面回报。
2012年上半年发生的75笔IPO退出中有68笔发生在境内市场,其中32笔发生于深圳创业板,涉及企业18家,平均退出回报3.46倍;22笔退出发生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涉及企业13家,平均退出回报3.52倍;上海交易所发生14笔,涉及企业5家,平均退出回报2.48倍。可以对比的是,账面投资回报方面,2011年境内外资本市场获得了14.70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
节奏缓 压价狠 募资减
尽管从二级市场传递到一级市场仍然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更加审慎的投资变成了PE机构们共同的认知。
8月15日,全球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凯雷投资集团宣布,旗下人民币基金北京凯雷投资中心已入股中国预防性健康体检行业龙头企业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获13.5%股权。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凯雷付出的成本并不高。因为IPO不赚钱也让很多PE机构开始反思此前发生的投资案例时拼价格等激烈行为,转而在投资时变得更审慎,对企业的成长性期望更高,价格也压得更低。
一同变得更审慎的,还有投资节奏放缓。同样,资金募集变得困难重重。投中集团董事长陈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进入2012年以后,市场遭遇募资困境,至今已募资基金数量只有40只,大半年时间基金募集数量不足2010年的1/10。而去年募资金额高达500亿美元,2010年至今,募资及金额则只有92亿美元。募资数量和金额出现双双大幅下降。
此外,不管人民币基金还是美元基金,募资上都出现大幅下滑。其中人民币基金从2011年348亿美元募资额降到今年目前为止的72亿美元,美元基金从2011年的44亿美元降到今年目前为止的18亿美元。
与此同时,上半年新募基金平均单支募资规模仅为7667.84万美元,为2008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
记者观察
“PE热”降温背后的结构性机会
201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引发的投资者谨慎心理,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流动资金匮乏,均促使被创业板开板点燃的国内“全民PE热”悄然降温。
不容否认,PE创造了她的辉煌。依据2012年的创投行业发展报告,截止到2011年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882家,增长34.3%;我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资产总规模达到2206亿,同比增长41.5%。另外未备案的PE尚有近万家。
他们推动了一家又一家的企业完成了融资,帮助企业做大作强。2011年,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激增,共发生投资案例数1503起,其中披露金额的1452起投资涉及投资金额共计127.65亿美元。过去十年,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持续攀升,2002年至2011年投资案例数年复合增长率达23.4%,金额更是呈几何级增长,达到46.2%。
引得投资者接连唏嘘的是,二级市场的节节走低,也让此前高位抢筹的PE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巨大鸿沟,开始反噬在一级市场的猎食者们。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表示,今年上半年,创投市场新募基金数量同比下降60.3%,新增资本量同比下降77%,中国VC/PE市场正处于调整时期。他认为,PE从低风险高收益转变为低风险中收益,有向中风险中收益转变的趋势。
尽管PE/VC大环境严峻,但在危机之中,也孕育着PE/VC行业未来的结构性机会。
在陈颉看来,首先,大型机构投资者开始大量进场。从早期全国社保基金到如今的险资,未来3年内,由社保基金、险资、加上央企、国企、民企等一系列机构投资者,将会为PE/VC市场带来一个更加稳定的环境,其长期资产配置计划和资金体系将使整个行业更加稳定。其次,中国很多产业已经进入整合并购期,随着市场参与机构的不断成熟,在弘毅投资、中信产业基金等大型并购基金引领下,并购将在未来退出渠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