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私募投资 >> 浏览文章

创投教父纠偏模仿与创新

2015-8-9 6:27:34新民周刊 【字体:

  干练,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淡蓝色衬衫、深灰色西服外套,剪着短发,说话绝不拖泥带水,逻辑清晰。彼得·蒂尔,美国大神级的风险投资家,如今,成为了超级畅销书作家。他的《从0到1》一上市就在财经类图书中表现抢眼,长期占据畅销书排行榜榜单前几位。

  高智商看来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

  年少时,他是国际象棋的天才,12岁在全美排名第七。他曾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从斯坦福法学院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后,他顺利进入纽约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担任非诉讼律师,但只有7个月零3天的时间,彼得·蒂尔就选择了离开,因为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他说如果他当初上的是哈佛,而不是斯坦福,多半就会沿着律师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了。他会一直待在纽约,永远也不会创立PayPal。从小到大,他都一帆风顺,他说他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中长大,他非常擅长竞争,并善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能力帮助他获得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但是他本人却不快乐。他开始怀疑他做很多事的价值和原因。他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竞争?为什么我要做这些事?我是真对这些事感兴趣吗?”

  他选择了离开,离开律师这个行当,在瑞士信贷集团金融产品部担任衍生品交易员,之后才重新回到加州。

  1996年,他成立了蒂尔资产管理公司,2002年改名为Clarium Capital,公司拥有的资产达55亿美元。

  1998年,他与麦克斯·拉夫琴联合开发了电子钱包服务,后与埃隆·马斯克的X.com合并,成立PayPal公司,并担任首席执行官,这堪称是他创投生涯的转折点。

  蒂尔对这次合并的决策显得非常得意,正是这次合并,让他躲过了互联网泡沫的灭顶之灾:“我们两家公司都在硅谷的市中心,相隔不过4个街区。之前,我们都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那有大概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像两个有世仇的家族誓不两立。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想,我们得坐下来谈一谈,我们都创造了这么多价值的资本,为什么不坐下来谈一谈,看看能不能合作呢?结果,我们就真的合并了。就像现在中国的滴滴和快的一样。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非常正确的选择。”

  独特的投资法则

  当时,eBay上有成千上万的小型销售商,迫切希望有一种新型、简便的支付模式,解决电子交易的困难。你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彼得·蒂尔,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交易会是怎么样一种迟缓麻烦的状况。天资聪颖的彼得·蒂尔和他的小伙伴们想出了一招绝的:允许在使用电子邮件来标注身份的用户之间转移资金,避免了传统的邮寄支票或者汇款的方法。随后,PayPal也和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合作,成为它们的货款支付方式之一;但是用这种支付方式转账时,PayPal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

  借助全球亿万用户追捧,PayPal成为国际贸易支付工具,即时支付,即时到账。可以说,正是彼得·蒂尔,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2002年,Paypal被eBay收购之后的13年里,蒂尔开始越来越多地扮演“天使投资人”的角色。2005年,他创立了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s Fund,专注于对新兴技术和企业的投资,投资领域包括航空、人工智能、能源、健康以及消费互联网等。也许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2004年对Facebook进行了种子期的投资。

  Founders Fund投资的许多项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企业,包括埃隆·马斯克创办的Space X,由雷德·霍夫曼创办的商务社交网络巨头linkedIn,估值已经达到上百亿美元的房屋短租平台Airbnb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Founders Fund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从2005年时的5000万美元增至20亿美元。正因为他的投资如此成功,他有了一个尊称:“创投教父”。

  他也投资了硅谷的许多其他企业。自PayPal被出售给eBay之后,许多员工离职创业,打造出当今硅谷一大批企业翘楚,这些人也因此被誉为硅谷“PayPal黑帮”,其中包括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硅谷“人脉之王”、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及Yelp联合创始人、CEO杰瑞米·斯多普尔曼等。

  蒂尔有他自己的投资法则:“过去十年,特别是2005-2008年间,硅谷有一条投资法则,即绝不投资清洁能源科技公司,很多人投资过,但是事实上都不成功,因为它不能形成很好的盈利模式,我们看到很多投资都失败了,所以我们觉得这应该是一项普遍适用的法则。当然了,对于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我们应该更细致地观察它们的运营,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套用法则,简单粗暴地下结论。”

  他投资了Airbnb,却没有投资Uber。因为他更喜欢Airbnb,因为它受到更多的监管,但他认为住房环境的特点,让垄断更自然。在一个城市中,你出租1000套不同的房子,房子有它自有的属性,每一套房子其实不一样,它们的面积、朝向、楼层、房间数、租金,可能都不相同,每一个租房客都在寻找适合他们需求的房子。那么有1000套房子的公司肯定比只有100套房子的公司有优势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而出租车公司不同,所有的车都是一样的,那么,它就会面临更小的公司的竞争,不要说这家出租车公司手上只有100辆车,它还是可以以价格优势来和你竞争。“我考虑投资的对象,首要考虑两个问题,”他说,“这是一家好公司吗?如果是,为什么其他人没看到?如果我能找到第二个问题的完美答案,我就会投资这家公司,而且这一投资应该是一次完美的、带来丰厚回报的决定。”

  中国的模仿和创新

  2012年,蒂尔到斯坦福大学授课,他尽力去阐释他所学到的关于商业、科技、创业的知识,他将这些讲课的内容综合成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从0到1”。

  什么叫“从0到1”?看上去有点玄乎,说穿了就很简单,其实就是从模仿复制的水平式发展向创新科技的垂直式发展转变,在他看来,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所在,不可改变。

  但同时,他又认为模仿不可避免。他喜欢阅读各种各样的书,雷纳·吉拉德的《创世以来的隐蔽事物》是对他影响最深远的一本。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模仿是人类本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造就了人类社会,造就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一向推崇创新的彼得·蒂尔突然开始为模仿辩护:模仿的能量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强大,但很多人会压抑和隐藏这种模仿。他觉得我们之所以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复制别人,是因为这会让我们觉得很尴尬,“我们要创新,创新才能从0到1,但实际上,我们也无法摆脱模仿。事实上,模仿也是一种很好的能力,它让我们学习语言,学习文化。模仿当然会有很多问题,金融危机市场泡沫都和简单的模仿有关。”

  中国,就是一个以模仿和复制著称的发展中大国,他对中国的印象怎样呢?

  为了宣传他的这本超级畅销书《从0到1》,他跑到中国,走了那么些城市,他吃惊地发现中国人惊人的悲观!中国人的储蓄率居然高达40%,这让他难以想象,因为在美国,美国人几乎不存钱。在彼得·蒂尔看来,这么高的储蓄率其实体现的是中国人的不安全感,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感到恐慌。他觉得中国人没有理由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说,“因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那么多事?但是我仍然认为中国人应该乐观,毕竟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创造了这样惊人的成就,中国做得很棒。中国有了跳跃式的发展,避免了走很多弯路,避免了很多错误和失败。我们知道中国人很擅长复制,但是你现在必须得考虑你要不要创新——为了未来的发展。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我的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

  《新民周刊》:你觉得投资者的投资有没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彼得·蒂尔:我觉得并不只能靠运气,如果光是靠运气,那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是不行的。也许就好像你拿了一大把的彩票,你到底要选什么号码,是选小的号码还是大的号码,你要仔细考虑。做企业或者投资都不能以赌博的心态,我觉得创业者和投资者都要从小做起,步步为营。我做投资,一定会做很多的考察,对企业进行评估,不能只靠运气。

  《新民周刊》:你对中国的创业环境怎么看?你觉得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彼得·蒂尔:我认为中国的创业者很有活力,创业者都有他们的特点,他们对自己要创业的工作有很多思考。我认为像中国的北京,已经超越了西欧的很多地方。

  我觉得中国人善于模仿,我这并不是在批评中国,对中国来说,去模仿那些成功的企业和产品,这是最简单、最自然、最正确的选择。中国这两年发展得很好,有些地方还超过了欧美。当然了,创新是非常关键的,当中国赶上了欧美,那么创新就变得非常重要。你看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赶上了美国,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遇上了瓶颈,停步不前,很难超越美国,因为什么?因为日本是一个很难创新的国家。我希望中国不要走上日本的老路,要未雨绸缪,尽早考虑创新的问题,这样,我相信中国会有更美好的前景。

  《新民周刊》:你有一个比较受争议的观点,你说垄断,不是那么坏的事,你说竞争扼杀创新,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该选择垄断,为什么这么说?你觉得你的观点在中国行得通吗?

  彼得·蒂尔:我有一个和一般人不太一样的观点就是:垄断有它的价值。PayPal就是两家公司合并而成,2000年3月,我们两家合并后,股份各半。合并之后,公司的业绩有了大幅增长。2000年3月,我们就筹集了1000亿美元的资金。短短几周之后,整个互联网的泡沫破裂。我想想就有些后怕,如果当时我们没有合并,而是单独作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超级灾难,那么我们的公司都将面临严峻挑战。但正是因为我们合并了,所以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我们度过难关。我们迅速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并在第二年就实现了盈利。我觉得成功的公司,都有某种程度的垄断。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这种垄断对他们是否造成好的影响,可以有赞有弹,可是对于创业者而言,你必须要找寻某种形式的垄断。

  创新有不同的形式,产品本身的提高也是创新,这也许是最常见的创新形式,第二种形式我们也能看到,那就是突破。世界上很多突破都让人印象深刻,我认为第三种创新的形式值得更广泛地应用。那就是对于复杂形式的协调,你把现有的东西整合起来。你去看原始的苹果手机,它并没有现在的这么多功能,现在的苹果手机是把很多消费者需要的功能以一种正确的方式集合起来,这让消费者有很棒的体验,这样的产品就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当然,中国的问题有它的特殊性。你做一件创新的事,你不会得到鼓励和奖赏,恰恰相反,你创造的价值被垄断的大公司给抢走了,中国的公司,比如软件,太容易被复制了。中美两国之间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美国,Google和Facebook并没有倚靠它们的垄断抄袭和复制,这是它们能够继续创新获得更大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链接:

  彼得·蒂尔(Peter Thiel)

  出生于1964年,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他于1996年创办了Thiel资产管理公司(Thiel Capital Management),并在2002年更名为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他曾在1998年联合创办了PayPal,并在2002年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他还是Facebook的首个外部投资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