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场由浙江大学EMBA中心发起的聚会上,一位创投界“混迹”多年的胡姓圈内人表示,对于刘晓人的“失足”,他甚是惋惜。
6月10日,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检察院以集资诈骗罪批捕刘晓人。逮捕令认定:犯罪嫌疑人刘晓人以经营红鼎创投为名,虚构集资用途,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明知没有偿还能力而对外大量骗取资金,用于支付高额借款利息、购买房产及汽车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警方透露,据刘晓人交代,几年来他累计集资2.1527亿元,无法偿还集资款1.9757亿多元。
1965年生于浙江昌化上溪村的刘晓人,字“捨得”,号“唐昌石缘”,好收藏。在集资事件爆发之前,作为杭州红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被业界称为“中国民间创投第一人”。圈内人称“天使大哥”,亦有人称“农民天使投资人”。
无奈的自首
在上述聚会的讨论中,刘晓人“生意失败——做资金掮客——进军创投集资”的路线图依稀可见,胡先生称,如果刘晓人不是因为遇到金融危机,企业资金链断裂的话,其集资之路或许还将延续下去。
“是不是非法集资我们不能评价,但刘晓人事发前被人逼债是不争的事实。”胡先生表示,正是因为逼债,才使得刘晓人走投无路,不得不选择自首。
今年最早的一次实质性“逼债”发生在4月份——4月29日,浙江省德清县城关法院突然收到一纸诉状,德清当地著名的企业家姚财康起诉刘晓人借贷1980万元不能按期归还。自此,刘晓人民间借贷开始浮出水面。
“1980万仅仅是公开的,有消息称刘晓人在姚财康处的借款达到近4000万元,连本带息超过了5000万元。”浙江民间一创投机构的负责人赵先生对CBN记者说。不过该数额没有得到双方当事人的证实,警方也没有对此细节进行认定。
“逼债”发生后,经过多次商量,姚财康同意刘晓人分期还款,5月4日上午8点,刘晓人到德清县城关法院签署调解书,同意在规定时间内分期还清姚财康1980万元的借款,这一事件似乎就到此结束。
让刘晓人意想不到的是,5月4日下午,他意外遭遇另一债主逼债,甚至被“堵在了一个房间里”,直至警察来了才解围。
2009年5月4日,刘晓人知道风暴即将来临,在经过几个小时思考后,他选择了自首。
警方透露,据刘晓人交代,几年来其资金大致有三个去向:大部分用于支付高额利息,目前来看刘晓人支付民间资金的利率每月高达5%~6%;购买房产、汽车等资产;用于红鼎创投的项目投资。
“刘晓人用于创投的项目投资资金很少,应该不可能形成这么大的窟窿。”赵先生认为,创业投资只是刘晓人集资的一个幌子,他集资的去向有待查清,“不过,很可能都作为利息付出去了。”
集资还是创投?
“刘晓人情商很高,尤其是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他的起家也是如此。”胡先生并不掩饰其对刘晓人的评价。
刘晓人在浙江德清起家,16岁丧母,17岁顶替父职进入供销系统,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刘晓人在镇上准备开一家根雕厂,因为缺乏资金,他说服粮食局会计挪用国家粮食收购款700万元,不料第二年根雕厂严重亏损,刘晓人经过多方筹措才还了400万元,结果,参与挪用公款的会计被判刑,刘晓人也险些遭遇牢狱之灾。
根雕厂的亏损,几乎让刘晓人倾家荡产,不得已,他到当地一个工厂打工,但刘晓人注定不会打工太久,2000年左右,他承包了德清县城一个酒店大堂里的茶座,4年后,他又开了一个茶楼。
“在刘晓人的有心经营下,茶楼没几年就成了德清县商人的集散地,在这个茶楼里,因为洞悉了商人之间的临时拆借,头脑灵活的刘晓人迅速成长为一个资金掮客。”胡先生说。
到了2006年,刘晓人已成长为一个能够调动上千万资金的中介,这一年7月,红鼎创投正式成立,注册资金3000万元,分3年到账,这是浙江首家由自然人出资兴办的民营创投公司,随后,刘晓人的“天使投资”第一人名声鹊起。
浙江的创投潮此间开始涌起,在红鼎创投成立前的2006年3月份,由温州商人林阿信发起的首华创投正式注册,当年11月份,第一笔3000万元资金到位,钱主要来自他旗下实业公司及其他上海温州商会成员。随后,浙江草根创投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浙江省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到了2007年,浙江登记的风险投资公司和相关中介机构超过30家,风险投资资本30多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近500个,累计投资金额达16亿元以上。
赵先生坦承,在浙江,很多创投公司都是由借贷发展而来。在企业草创期,大部分浙商都通过向亲朋好友借款,或者通过几个合伙人筹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几家企业把钱筹集起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相互借贷,“草根型创投”就应运而生。
“刘晓人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由于公司成立时间早,加上他在各种场合的高调亮相,很多人都乐意借钱给他。”胡先生说,刘晓人搭上了创投后,民间融资的规模就开始被无限放大。
“刘晓人不是正规地在运作,他集资来的钱,几乎没有从公司账户走过,这种混乱的财务状况注定其必然会失败。”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钱梁对CBN记者表示。
钱梁表示,从创投本身的管理模式看,外资与本土创投之间的差异化很明显,受国内法律环境的限制,超过80%的本土创投都采取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而外资几乎清一色以有限合伙制进行融资、投资、管理和决策。“这就使得内资创投的决策者的权力被无限制放大,尤其是对于资金的调拨,决策者是一把抓的,而在国外,这些流程都是分开的,尤其是财务方面。”
“不过,该来的还是要来。”胡先生认为,刘晓人到底将会以何种罪名被起诉,这还要看法院的认定,“在民间金融异常发达的浙江,有时候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真的很难界定,尤其是搭上了创投,或许更加说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