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公司”不在于教会学生怎么考试,更多是给了求学者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洗礼。徐小平这位昔日妙语连珠的“精神导师”,正在当年的桃李中寻找另一种收获——— 化身天使投资人。
随着世纪佳缘、兰亭集势等一批明星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他又一次被推向聚光灯下。5年间为30多个项目投资两千余万美金,虽然离美国的super angel(超级天使)还差那么一点,但绝对算得上是国内“天使”中出手阔绰的主儿。
周鸿祎的“强势”、雷军的“杀熟不杀生”、何伯全的“闷‘烧’”,其他知名天使投资人都有着自己的标签,而在投资圈中,徐小平是个决策快、到账快、出了名的“甩手掌柜”。新年伊始,这位天使有了更“疯狂”的计划,争取每年投资20个左右的项目,拿出个三四百万美元来分配。
即使在经历了不少“悲愤”、“悲痛”的教训之后,徐小平仍然反复强调他的投资哲学:宁可错投五个也不放走一个。而“徐老师”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数十年布道生涯中积累的相人术。
“至少要读过新东方”?
从1996年涉足留学咨询事业创办新东方,直至2006年新东方教育集团登陆纽交所,十年间,“徐老师”已经声名远扬。这位言语幽默、善于调动情绪的教育名人和俞敏洪、钱永强等其他创始人一起塑造了“新东方精神”。
这也是最让他骄傲的一笔“人生投资”,不仅收获了亿万财富,而且这笔财富让他即使在淡出新东方董事会之后也很快有了新的事业———当年出国潮转化为归国潮,一群曾经的新东方学生又见到了“徐老师”,只不过后者已化身为天使投资人。
关于徐小平的第一笔天使投资,有两个版本:一是2006年的斯坦福之旅七八个学生得到他的投资;另一个是他资助了一位来自浙江农村的创业年轻人。但无论如何,那群当年的学生,或者说是徐小平所指的这个“天然的师生关系”成为他天使投资特别是初期的主要对象。
到现在徐小平仍很容易被有梦想的年轻人打动,“当年我找钱也不容易啊!”哪怕从商业角度而言有些梦想“并不怎么靠谱”,徐小平也会为之动容而慷慨解囊,需要强调的是资助而非投资。因为说是“投资”,那就是“要百倍回报的!”
两个月前,徐小平再次开始了美国之行,目的地是哥伦比亚、哈佛、M IT、宾大、斯坦福和伯克利六所大学,就中国的创业机会进行演讲,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徐小平还计划邀请100名美国名校学生领袖和创业者回国参加他主办的创业论坛,同时,推出自己的天使基金:“真格天使基金(Zhenfund)。”
不过,“要先看他(她)有没有读过新东方(才决定是否投资)。”终究是一句戏言。经过5年的“瞎投”,不乏有令他“悲愤”、“悲痛”的教训,但徐小平显得愈发自信,他已经撒开了一张更大的网。
“面包”要给有“爱情”的人
像很多天使投资人一样,徐小平也比较习惯圈内人引荐,em ail沟通或者毛遂自荐的项目机会不大,“你做的是好项目,圈子里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你”,但徐小平更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一旦认准了一位创业者,他能够容忍对方失败。
创始人杜雪骞是典型的草根创业者,之前做了五六年的一听网,曾经在A lexa排名250,到现在已经滑到1000多,但徐小平又投资了100万帮他卷土重来。
杜雪骞现在开始做的是电子商务网站12点,一家以“闪电发货”为诉求的休闲食品网上商店。“我坚信他能成功,为什么?因为他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有真诚、决心和才华,我觉得他必胜无疑。”
另一个投资案例则让徐小平过了把坐过山车的瘾。一位年轻人在与徐小平接触不到半小时,就拿到了徐500万元投资,之后一年半音讯全无!就在徐小平寻思着要过问下这位创业者近况的时候,年轻人的手机生产企业已经做到年销售额2亿美元,专为委内瑞拉等海外电信运营商定制手机,明年销售额要冲击4亿美元的目标。但徐小平后来才知道,而就在这位创业者消失的那一年半里,他曾陷入被黑社会追债的境地。
“投了我就要相信他,他拿了钱给自己买豪车享受去了,我也只能崩溃。”徐小平继续说道,“m odel(商业模式)不重要,关键是创业者要够执着,像猎犬一样闻到机会的气味。”
徐小平也看重创业者的“魅力”。至于到底什么是“魅力”,徐思考良久,语出惊人,“举个例子,你没有钱没关系,但要有伟大的爱情!”“有思想有能力有经验,第一次见面我就投了!”
郭去疾的兰亭集势是他最为津津乐道的案例,这是很有可能让徐小平第一个实现退出的项目。2006年,谷歌前中国高管郭去疾给徐小平打了电话,阐述了他的商业计划。20分钟之后,表示“没有听懂”的徐小平提了两个问题,“你们要多少钱”和“给我多少股份”,钱就投了进去。这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 BA具备了徐小平认可的创业者素质,是他放言不论对方做什么他都会投资的人。
看似甩手掌柜的徐小平对于创业者的困难和请求几乎来者不拒。2007年圣诞节,兰亭集势因为订单剧增导致资金周转不灵,郭去疾半夜给徐小平打电话借钱,徐让他们第二天一早来他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