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论坛”汇集了大中华区顶尖的投行和经济学家。来自摩根士丹利的王庆和中金公司的彭文生一起坐在当晚一场讨论的嘉宾席上,彼此还相互称许对方的观点。不过,这可能是王庆最后一次以大摩经济学家的身份公开亮相。下个月,他将加盟中金公司,并且成为该公司投行部的一员。
昨日,中金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无法对王庆履新一事发表评论。王庆在大摩的职位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级别是“董事总经理”。据《第一财经日报》向熟悉情况的人士了解,王庆将在6月正式到中金公司投行部任职,他的头衔仍将是“董事总经理”。
尽管级别没有变化,但这一新的职务将给王庆的职业生涯带来重大转折。从以宏观研究和服务机构客户为主的经济学家,转向服务企业和注重业务实战的投资银行,王庆的这一步并不轻松,但却不乏同道者。去年7月,高盛的投资银行部也曾向时任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哈继铭抛出绣球,后者很快赴任。
经济学家的投行冲动
无论是分业的证券公司,还是混业经营的大型银行,投资银行是一切证券业务的核心,以至于“投资银行”本身可以代指几乎所有拥有证券发行和承销业务部门的机构。但是在一家证券机构中,外界最熟知的却往往不是投资银行部,因为这个部门一般行事低调,只做不说;经常抛头露面和发表观点的总是各个行业的明星分析师,从事宏观研究的经济学家则更经常对利率或汇率变动等经济事件发表评论。
王庆在摩根士丹利扮演的正是这样一种角色。除了参加公开论坛活动和接受媒体采访之外,他还频繁往来全球各地,向摩根士丹利在世界各地的机构客户介绍中国经济和投资机会。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仍然保持着强劲增长速度的时候,中国人的面孔、多年研究中国经济和投资策略的经验,以及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的头衔,让投资者总是愿意关注王庆的演讲。
不过,宏观经济研究终究不是一家大型投行的核心业务,成为首席经济学家已经是研究业务条线的顶端,要想在投行内部有进一步的发展,转向核心的投资银行部门是不多的选项之一。一旦成功转型,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在公司内部地位的提升,还有更具诱惑的薪酬安排。
但是,这一步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轻松。“经济学家比的是理论素养和洞察能力,不大需要搞关系;但对一个投资银行家,人脉就是举足轻重的资源。”一家合资券商的投行人士昨天对本报记者说。
研究部门缺乏客户资源并非偶然。在投行内部,研究部门并不直接面对客户,它所经常面对的机构投资者(买方),实际上是销售交易部的客户。需要融资的客户又是由投行部来维护,研究部门与投行部门之间存在防火墙,二者很少直接交流。即使在企业上市冲刺阶段,研究部门也必须通过资本市场部(中台)的沟通协调,才得以接触投行部的客户,并出具投资价值报告。
因为在所属行业有其专攻,行业分析师转到投行部门可能还更为“对口”,因为他们往往对行业理解透彻,且拥有一定的行业人脉。但是从事宏观研究的经济学家则往往被彻底架空,对具体的企业缺乏接触。上述投行人士称,这也是经济学家转去投行的困难之一,“他们需要花比较大的力气来适应。”
国际板机遇
给王庆创造转型机遇的,或许正是此次“陆家嘴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上证所的国际板。
一位熟悉中金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中金早已将国际板作为未来最重要的业务机遇,王庆的到来,很可能是其投行部充实国际板人才储备的表现。
尽管王庆没有投资银行业务经验,但其曾在IMF工作过,并且通过大摩的工作积累了在境内外的个人声望。这对于中金抢夺国际板客户——跨国企业和红筹公司——将有特殊意义。
中金公司从成立初期就在与国际投行直接竞争,并且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大型国企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境外上市。近年来,中金公司越来越发力国际业务,去年曾在新加坡普洛斯以及美国通用汽车IPO中获得一定业务份额。前者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地产企业IPO,后者则是整个投行史上里程碑式的交易。
中金的投行部历来以自我培育为主,从国际投行引进人才并不算多。当国际板“越来越近”的时候,这家中国本土投行加快了人才引进的步伐。王庆的到来,或许只是个开始。
上述人士解释说,跨国企业在上证所国际板上市,其实际的用意是募集人民币资金用于在中国的业务。这里就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宏观经济与投资环境;二是人民币的汇率。前者解决要不要在中国进一步投资,后者则是回答是否以人民币融资的问题。显然,这两个问题对于王庆而言都是专长所在。
另外,王庆的国际背景也能帮助中金公司与跨国企业建立信任关系。多年游走于境内外不同市场,使得他熟稔不同文化下企业和投资者的思维方式。中国市场的“关系”这个词儿,换个面目同样适用于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