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在投行界尤为突出。对于投行来说,拿着高薪的保荐代表人的效率和项目周转率决定了一家投行的效益。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通过对比投行的项目数和保代数量,对各家投行的保代效率进行了梳理。
平安保代效率第一
保代可能涉及的业务包含首发(IPO)项目、再融资项目,再加上已过会仍未发行的项目数,即可统计出一家投行今年基本完成的项目总数。另外,证监会保荐信用监管系统也公布了各家投行的保代人数。因此,主要将各家投行今年完成的项目数与保代人数做个对比,即可以看出各家投行保代今年承做项目的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项目数排名前20的投行合计完成244个项目。而上述20家投行在册的保荐人数量合计达到1130人,平均项目保代比(项目数:保荐代表人数)约为1:4.6。
截至目前,平安证券84名保代已完成36个项目,投行项目保代比为1:2.3,保代使用率为业内第一。若从每一个项目需要两位保代签字看,今年平安证券几乎每一位保代都已完成一个项目。其次,兴业证券(601377,股吧)和中航证券分别以1:3和1:3.3位居第二﹑第三名。
另外,多数投行的项目保代比值约为1:4左右。其中,保代队伍最庞大的国信证券,140名保代完成了31个项目,项目保代比为1:4.5。而中信证券因主板项目较多,92名保代只完成了11个项目,在上述前20家券商中居末。
投行机制影响效率
业内人士指出,保代所做的工作基本相同,而目前多数投行的项目储备情况良好,各家投行的保代效率出现较大差异主要源于内部机制设置的不同。
据了解,投行内部机制设置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以中金﹑中信为代表的投行主攻主板大型项目,有些项目甚至需要整个部门团队协作,因此单一保代的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其对于保代的激励机制相较一些主攻中小项目的投行也稍显不足。
国信证券投行则以强调保代个体“狼性文化”著称,因此保代的个人做项目能力比较突出。但团队合作方面稍显不足,从上述统计结果看,其保代效率并不特别突出。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平安证券的内部机制则显示出较强的效果。据了解,平安投行的评审标准、申报次序、人员组织和分配、项目收费均由公司统一安排,投行的二级部门相当于生产车间,主要负责材料的制作与业务人员的组织管理。
高效运行风控是关键
保代的高效率为投行创造了高收益的同时,也对投行的管理层的风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2009年末掀起的IPO大潮,让投行在这两年专注于争抢项目和提高效率,但驶上快车道的投行违规风险也越来越高,加强风控管理成为部分大型投行目前首要任务。
深圳某大型券商投行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针对上半年出现了一些对公司形象不利的IPO事件,下半年投行的重心将进一步转向内核管理,提高IPO质量把控。同时,不惜以牺牲一部分项目效率为代价。
“如果没有驾驭好这辆"马车",一个保代的失误都可能会导致整个投行的声誉受损。”上述人士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