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挤泡沫
要去库存,分流是一条路子,另一条路子就是挤泡沫,而这种挤泡沫则需监管层、拟IPO企业、投行三个维度由上至下调整惯有思路。
首先是监管者正加强拟IPO企业财务监管。
近期分管发行部与创业板部的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证监会将对业绩造假,隐瞒重大信息的企业,未勤勉尽责的中介机构进行查处,还将采取措施,推动投资者通过民事诉讼向公司追偿因公司虚假披露遭受的损失。
“公司的业绩可以有好有坏,但是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只有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才能据此做出正确判断,证券市场才有发展的基础。”姚刚指出。
据记者了解,目前证监会发行部准备开始对申请上市企业开展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对业绩造假、隐瞒重大信息的企业和未勤勉尽责的中介机构加大打击力度。
第二则是业绩下滑压力或将导致很多排队企业撤材料。
对于排队堵塞的拟IPO企业来说,受宏观经济低迷影响,业绩的波动亦将改变其后续闯关命运,其中风电、光伏、装备等周期性行业更成为重灾区。而最近一期的保待培训会议更透露出,在审查的800家IPO企业中,业绩下滑50%的不在少数。
“很多公司准备上市的前三年铆足了劲,财务报表都很过得去,今年没想到行业遇到这种情况,眼看上不了会,明年又要重新披露财报。”一位北京地区投行人士对记者诉苦。
这些业绩下滑严重的企业,也有可能在即将进行的财务专项检查中受到压力。监管层虽然表示并不会强制业绩下滑企业撤材料,但如果业绩下滑50%以上,或甚至业绩下滑至亏损,其过会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减弱。
第三则是IPO冷冻期导致企业等待成本越来越大。
IPO停摆已成为现实,“目前确感受到IPO节奏有所调控,上报企业从上收材料到反馈阶段的间隔期,越来越长。”一位中型券商的投行人士指出。
这三者结合之下,造成的结果是,一部分企业在无休止等待中,面临今年全年的业绩可能大幅下降,硬着头皮继续上市的难度增大。
另一方面,随着监管层对财务信息审核越发严格,若心存侥幸靠财务包装闯关,相关中介机构会面临严厉处罚,所以保荐机构会建议公司撤回材料,来年再战。
而这种挤泡沫带来的影响已开始在保荐机构的业务链前端体现。
有一家西部券商的投行人士对记者指出,其所在公司投行风控部门对于项目审核的标准已越发趋紧。
“我们内部认为公司风控部门甚至比监管部门的审核标准都变得更紧了,目前在前期就已毙掉不少项目。”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