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17单IPO项目6.58亿收入夺冠,45单在审项目遥遥领先
IPO争夺战是场瞬息万变的战争,2011年位居第二把交椅的国信证券发力,今年上半年发行了17个项目,赶超平安证券跃居第一,募资额合计137.64亿元,并将6.58亿的承销保荐费揽入口袋。
其中,最大一笔承销费6672万元来自创业板的慈星股份,慈星股份是上半年创业板最大的IPO项目,实际募资21.35亿元,相当于最小的创业板公司荣科科技的10倍有余,募资额超过了大部分主板公司。
17个IPO项目赶超平安
在上半年的IPO承销战中,国信发力占据了先机,以17单首发项目跃居券商承销榜榜首,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6.32倍。
其中有8家创业板、6家中小板及3家主板,这17家IPO公司共募资137.64亿元,平均超募率达44.61%。
2011年,国信保荐了29个IPO项目,仅次于平安证券屈居第二,承销规模245.77亿元,赚取了12.5亿的承销费。
而今年,国信显然底气十足。上述17个IPO项目共为国信带来6.58亿元承销保荐收入,平均个项目为其创收3872.71万元,平均承销费率为9.18%。加上已申报的储备项目就有45个,比平安和中信都多出一倍有余,其中三家是主板公司。
一向以中小项目为主的国信今年在主板上也不甘落后。上半年共有17家主板公司发行,实际募资规模共计270.8亿元,占总募集资金的36.58%,国信、中信各揽得3家。
不过就议价能力,国信比中信还稍逊一筹。国信最大的一笔承销费也就是慈星股份贡献的6672万元,单个项目创收3872.71万元,而中信证券虽然只有11个IPO项目发行,其获得的承销保荐收入却达4.85亿元,平均每家达5384.84万元,最高的吉视传媒承销保荐费高达8382万元。
国信的保荐团队一直以来比较稳定。目前有注册保代155人,在行业排第一。不过今年以来,国信前后也有8个有项目的保代发生工作变动,他们分别是吴卫华、吴军华、彭晗、龙敏、陈日甫、范信龙、石引泉、曲文波。
慈星股份募资21.35亿 创业板最大
慈星股份是上半年创业板最大的IPO项目,计划募资19.34亿元,实际募资21.35亿元,募资规模相当于最小的创业板公司荣科科技的10倍有余,甚至超过了大部分主板公司。
它为国信证券今年上半年创收6672万元,签字保代为郭熙敏和林郁松。
而中小板的京威股份计划募资4.9亿元,实际募资15亿,超募率高达206%,是上半年中小板中仅次于西部证券的第二大项目。
在汽车市场黯然的情况下,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能募到15亿实属不易。从2007年起,为了上市,这家公司就开始了重组和改制征程。
中介机构经过大约三个月的摸底,发现京威股份同业竞争问题突显,其汽车零部件业务与中德两方股东业务都有冲突。中介机构商议后决定从两方面解决:一是通过收购,尽量将中环投资所有汽车零部件业务注入京威股份;二是与德方股东德国埃贝斯乐股份划好市场。
起初,京威不愿意,但国信保代和北京嘉源律师等中介结构认为证监会在同业竞争上审核要求严格,坚持通过举证建议京威股份收购这块业务,前后“耐心”沟通长达半年的时间,才达成了共识。
金大地被否,红岭创投类“保荐+直投”
今年上半年,国信只有金大地1个项目被否,被否率5.88%。
金大地是一家区域性的水泥生产企业,2007年至2011年净资产从1个亿翻了7倍,净利润从8000万到一个多亿,但税收优惠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40%左右,这使金大地备受诟病。
该项目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其第九大股东红岭创投。2008年金大地第四次增资,高特佳创富、红岭创投、中通汇银、华富融通和融元创投分别向其增资2375万元、1900万元、1900万元和1900万元和475万元,分别获得250万股、200万股、200万股、200万股和50万股,占增资后公司股本的2.81%、2.25%、2.25%、2.25%和0.56%。
红岭创投成立于2007年12月,其有限合伙人包括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华润深国投占红岭创投出资额的9.08%。但同时,华润深国投又是金大地保荐人国信证券的股东,持有30%的股权, 同时国信证券为红岭创投的投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这种关联关系类似于“保荐+直投”的投资模式,并且不只在一个项目中出现。由国信保荐的主板公司奥康国际,其第四大股东正是红岭创投,红岭创投于2010年以1亿元参与奥康国际增资,持股3.33%,其后资本转公积持股数量由374.25万股增至1066.6万股,占发行前2.66%的股权。
破发、利润下滑等问题隐现
在国信大举承销IPO项目之际,其保荐的隆基股份和奥康国际上市首日却告破发,甚至还出现招股书与环保部通知不符的情况。
近日,由国信保荐的永安药业被立案调查,保代为邵立忠,吴安东,2010年上市的永安药业尚在“持续督导期内”。
市场猜测其可能因环评未通过且信披不合格被立案。据了解,永安药业的募投项目包括了1万吨球形颗粒牛磺酸生产项目、酒精法环氧乙烷配套项目。招股书称,这两个项目的环评报告已经获批。
2011年10月9日,湖北省环保厅文件鄂环办[2011]256号称,永安药业1万吨牛磺酸生产项目在环评审批前已建成,至今无试运行和验收手续,责令永安药业补办环保验收手续。
2011年12月28日,环保部网站发布《关于2011年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的通知》,通知指出永安药业1.4万吨酒精法环氧乙烷生产装置未批先建,并已投入生产,且污水处理站排水长期超标,要求立即停止生产。
业内人士表示:“募投项目怎么可能没通过环评呢,那应该上不了市啊,除非招股书造假。”
记者联系了签字保代,对方表示:“1.4万吨环氧乙烷是上市前已具备的产能,项目只是扩产成2万吨,是弄错了。”但具体错的是环保厅,还是永安药业,或是中介结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