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的头版新闻都在积极宣扬这一即将启动的交易。比如,《纽约时报》就非常兴奋地宣布,此项交易高达244亿美元——它非常希望此项交易将会促使已处于休眠状态的杠杆收购行业因此而得以复兴,这个行业专靠借贷巨额资金来收购公司,然后经整改后再卖掉公司,偿还债务,以此让股权持有者从中获得远远超出他们投入资金的收益。
如果此项交易得以完成,那么迈克尔·戴尔将继续执掌他于1984年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宿舍里创建起来的个人电脑制造厂商。
他将投入自己持有的14%股份(价值38亿美元),再加上戴尔公司持有的海外资金,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银湖资本则将出资10亿美元,而戴尔公司供应商微软公司将以优先股或贷款形式提供20亿美元。这使得还有高达168亿美元的资金要从别处筹集——很可能是银行及其他贷款供应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互联网上齐声称赞此项交易的言论吧。下面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此项交易将使戴尔能够在私有状况下进行整改转型,而不需要公布公司内部的财务详情。”市场研究公司451 Group首席分析师约翰·艾博特(John Abbott)如是告诉《计算机周刊》(ComputerWeekly)。
“(戴尔)别无选择,只能采取私有化这个极端措施,这样就可以对公司进行重新设计或者重新定位,抑或剥离旗下部分业务。”财经网站MarketWatch如是称。
“私有化将会给予戴尔公司其所需的时间及喘息的空间,而不必每个季度都要向急不可耐的股东解释自己为什么还没有制造出一款比iPad更好的平板电脑。”《信息世界》(Infoworld)得出如是结论。
事实是,迈克尔·戴尔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表明公司创始人很久以前就已经再也无法胜任公司CEO的职务了。例如,戴尔公司的股价在2000年3月达到最高价位,而自那时以来该股已跌去76%。
至于有关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几年前就该撤掉的另一个类似实例,不需多想,只要把目光投向计划投资此项私有化交易的微软公司就可以了。自从史蒂夫·鲍尔默在2000年1月份接替好友比尔·盖茨出任微软公司CEO以来,微软股价几乎没有变化。
对于戴尔公司而言,1990年代是从事向企业直接销售定制型PC这个业务的最佳时期。当时戴尔公司在与诸如康柏等通过零售商销售PC的公司展开竞争。不过戴尔公司利用其网站向各大企业直接销售PC。
根据我曾经教过的哈佛商学院案例《匹敌戴尔》(Matching Dell),这意味着戴尔公司在PC价格中不必包括零售渠道的成本。这只是戴尔公司在那段时期享有的诸多优势之一,这些优势使得该公司能够收取更高的价格,并且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成本来制造PC。
但互联网泡沫破灭意味着各大公司不再购买这么多PC(比如,据市场研究公司高德纳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戴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总计售出3,760万台PC——这听起来好像很多,但同比减少了12.3%)。在2000年代,最大的PC客户群是个人消费者,他们想在购买电脑前先在零售商店里看看电脑运行的状况。
戴尔意识到企业在信息技术(IT)方面的支出减少了,但他决定加倍押注于企业客户。于是,他进行了许多收购交易——包括服务提供商佩罗系统公司(Perot Systems),其目的是想把戴尔公司转型成为一家涵盖硬件、软件及服务三大领域的全方位服务供应商。
总之,戴尔公司正试图成为另一个IBM。这便引出了那些对戴尔公司进行私有化齐声称赞的人似乎没有注意到的两个明显的问题:
卡在中间。公司无法通过被动效仿一家占据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的发展策略来赢得胜利。但这正是戴尔公司通过收购来扩大其产品及服务所想要做到的事情。从客户的角度看来,这些收购交易并没有使得戴尔公司变得比IBM更加强大。戴尔公司实在不擅长实施IBM的发展策略。
私有化并没有帮助。对于那些可能已经忘记的读者而言,我想在此提醒一下,IBM在1993年曾经历其自己的濒死体验。但是,IBM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成功实现了转型,这得归功于该公司CEO卢·格斯特纳(Lou Gerstner,中文名:郭士纳)。虽然自从2000年4月份以来,戴尔公司股价暴跌,但IBM股价上涨了73%,其涨幅几乎相当于戴尔公司股价在此期间的跌幅。
戴尔应该放弃试图成为一家二流IBM的想法。尽管PC市场正在萎缩,但许多人仍在购买PC。戴尔最好的希望可能是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成本最低的PC生产商。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位新的CEO——戴尔公司股价暴跌以及员工士气低落表明迈克尔·戴尔已无法胜任公司CEO职务,此外还需要改变其供应链,从而使其可以把成本降到低于联想和宏碁的水平。
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私有化根本无法帮助戴尔超越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