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量网络视频公司的群体推动之下,中国网民在短短几年间即熟悉了上网看视频的方式。而在用户量急剧增长之后,广告主也对这一市场越来越认可,一个大蛋糕在合力的作用下隐隐形成。
可是,广告主的认可度循序渐进,由此而流入的资金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视频公司消耗资金的速度。一个快速形成的生态系统,在收入无法抵消耗散的环境下,几乎从诞生之时,就进入了适者生存的淘汰模式。
在其中,资本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从服务器、带宽投入到用户体验提高,从内容增长到用户增长,再从品牌增强、用户积聚到广告变现,这一循环需要源源不绝的资金投入——谁能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快速成长,谁就将获得最大的生存资本。
在这其中,考验的是网络视频公司的融资能力、运营能力、内容操控能力,以及在连续的资金、用户拉扯中的抗压能力。
到2008、2009年,网络视频正版化成为了压在很多苦苦求生的中小视频公司肩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内容逐渐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购买,这道硬门槛终于将大多数玩家挡在了外面。而获得生存资本并成长壮大的优酷、土豆等公司,在竞争者减少之后,用户进一步积聚,得到了更宽松的成长环境。
视频行业由此从野蛮生长时代进入群雄并起时代,真正的玩家从成千上万变成了几十个,其中排得上号的也不过优酷、土豆、PPTV、PPS、乐视、风行等十来家。
这是一个从失控到渐有序的过程,当市场开始规范之后,传统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决定入局和发力:是该来抢蛋糕了!
2009年到2010年,从新浪视频、搜狐视频、迅雷看看、凤凰视频发力,到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相继成立,视频行业玩家变少,但每一家都拥有更强壮的力量。在群雄并起时代,这是一个正对面角力的过程,视频门槛进一步升高,创业者几乎没有任何机会。
从野蛮生长时代走过来的原有视频玩家,必须获得更强大的力量。2011年初,优酷、土豆相继上市。
在角力时代,当用户早已熟悉网络视频的消费,蛋糕已经没有太多空白空间,这时候能做的只能是从竞争对手牙齿缝中抢夺用户,而要想抢夺用户,就必须拥有资源。
从2009年开始,影视版权价格逐渐上涨,到2011年达到一个疯狂的状态。
到2011年10月,“签约独家电视剧的版权购买价格比年初上涨了15倍”,腾讯视频总经理刘春宁说。在此背后,是视频网站对影视剧的疯狂采购与竞争。在那个时间点,刘春宁表示,“如果商业模式能创新,每集100多万也是可以挣回来的”。
在视频网站的7年间,古永锵所描绘的“漏斗”,中间的细腰正在被越勒越紧。绝大部分人在这一过程中死亡,而剩下的十来家公司,则在角力时代被顶得越来越近。
他们的生存来自对漏斗上方与下方的空间的不断争夺,可是,量变终将导致质变。
生态之变
“去年我帮几个明星算账,2011年一线明星收入过亿很正常,赚好几千万人民币的也大有人在。”2012年3月末,搜狐视频COO刘春对记者说。
还记得前几年,明星收入过千万已经很高了,可去年的情况听起来非常惊人。其实,如果听到另外一个数字,这就很容易理解了。
只要阵容稍微强大一点的电视剧,每集价格动辄七八十万元,一部影视剧卖出三四千万元并不稀奇。而所谓“阵容”,就是明星。有了明星,投资人才会投资,而做出来的电视剧才会好卖,正因为如此,明星成了版权价格疯涨的最大受益者。
在这个链条中,视频网站的角力导致了版权价格上涨,而版权收入的增加又反馈到了拍影视剧的明星身上。明星收入越高,反映出视频角力越烈。
当时视频版权市场火爆异常,可也不乏理性的声音。在记者采访中,包括优酷、爱奇艺在内多家公司高管当时都表示:“版权现在价格太高,已经形成泡沫,泡沫早晚会破灭。”
只是当时不知道,破灭的时刻会这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