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2小时的天津武清大仓
武清一期9万平米的大仓已投入使用两月,从设计完成到施工结束,大致花费9个月。
这是一座办公间与仓库一体的物流中心,坐在会议室,你扭头一望,便可透过玻璃看到仓库里正在忙碌的收拣工人。
鸟瞰这座大仓,总共分成4块,呈“田”字结构。它高12米,库与库之间有长达10米的消防通道。它有自然采光的瓦片,和每平米高达3元钱的绝热层,暖气设备也浮在墙壁。无论夏天还是冬天,这里的温度都要控制在20度左右。
“正常走的话,武清一期,走两小时也走不完。”周涛称。
要走进武清一期大仓,手机、饰品、相机等等外置物品都不能带,这也是亚马逊中国对内部员工的要求,以防止仓库内物品的非正常人为流出。如果一名员工不小心携带了自己的物品进仓,按照规则,经核实后一周才能领走。
扫描货品
不能带进手机,但手机信号在这里却是满格。这主要是为扫描条码的镭射枪服务的。
这里的工人主要分为分拣和发货,分别有12道和8道工序。亚马逊中国的要求是,货品上架需要在4小时内完成;从收到订单,到完成发货指令,需要在2小时内完成。
亚马逊中国的仓储按货品划分,只分图书和百货仓两种。但若从功能上划分,还有单独的返货仓,用来把因合约问题和质量问题的货品返给供应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亚马逊中国,3C数码等品类是要算进百货仓的,不另行屯仓。周涛介绍,这种安排是为了提高收货效率。在百货仓,无论是什么物品,收拣员只需要按物件“长宽高”来进行大中小三类的隔间放置,所以在百货仓的物架上,你或许可以看到洗发水和小箱包在一个行间。
这也是亚马逊中国物流库位随机存储的亮点。不过,你并不用担心发货员因为库位随机摆放而找不到物件。在亚马逊中国,每名工作员都有一个POS机形状的扫描设备,它能告诉你什么物件在什么位置可以最快的拿到。
如果遇到用户购买组合物件时,亚马逊的处理方式是不同品类的物件分道处理,最后系统会自动做一个合并指令。
周涛称,这些先进的IT系统和创新是由亚马逊全球的工程师统一研发,统称“AmazonSystem”。这些工程师大多分布在美国本土和印度。而遇到本土化的创新改造时,通常是由本土化团队提出需求,或者是亚马逊全球的研发创新部门来向你询问:“我们有了一个这样的技术,你们需不需要升级?”如果本地化团队不需要,则可不用。
在这种创新体制下,也有由中国团队提出被全球其它国家采用的创新,比如前端搜索结果在新窗口弹出已被日本采用,用户预先知道配送到达时间的功能也受到了其它部分国家和地区团队的赞扬。
目前,武清一期投入使用仅2月,员工总数达780人,其中拣货人员占30%。周涛称,随着收获量的不断提升,武清一期今年的员工总数将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