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多数人都清楚了解拉卡拉的具体业务,特别是持卡人多表示尝试过拉卡拉还款。在广州大道南的两家24小时便利店中,记者看到拉卡拉刷卡机前都有人在使用。据便利店工作人员介绍,平均每天使用人次不会少于50人,人多的时候经常会有四五个人排队。
然而,拉卡拉的壮大对于银行来说却并没有得到多大好处。通常情况下,第三方支付通过直接联通的方式与银行连接,那么在发生一笔支付的过程中,银行可以因划出资金而向第三方支付收费。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拉卡拉的方式则是“擦边球”,拉卡拉通过与某一家公司合作,把那家公司伪装成一家POS机商户,客户还款都是假装做一笔消费支付,随后拉卡拉代客户把钱支付给信用卡发卡行来还款。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交易,银行并没有收益。
针对此问题,有业内人士建议,在具体分成与收费分成里面、价值链条里面,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商户等针对存在的一些分歧,应该尽快达成一致的协议,比如说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不同的银行去谈。因为从发展的大趋势来讲,第三方支付实际上有非常大的潜在需求,在迅速增长的蛋糕里面,其实每一家都是受益者。
银行面临第三方支付竞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方支付行业和银行的矛盾不仅仅在利益分成上,狼烟四起的支付市场发展到如今的通道限制阶段,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由于第三方支付的费用的确要比现有的银行间支付系统费用便宜,因此很多个人或企业都更乐于接受。除了跨行转账仍要收费外,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对跨行信用卡还款、缴费和支付等交易普遍实行免费模式,特别是拉卡拉、信付通和盒子支付等线下第三方支付公司及手机移动支付等,对目前各家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的网点优势造成了极大冲击。除了一些签约业务,个人金融业务与银行营业网点日渐疏远。
营业网点优势丧失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四大行存款巨额流失。媒体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揽存洪峰过后,今年4月四大行的存款流失超过1.1万亿元;5月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人民币存款继续流失2000亿元左右。其中,给其他行信用卡还款,购买中小银行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及各种支付交易是存款流失的重要去向,而免费的第三方支付在其中扮演了助推角色。
不只是线上的蛋糕在减少,在线下第三方支付也在成为银行劲敌。在网上支付领域如鱼得水的支付宝,两个月前异乎寻常地发布“物流POS战略”,迈出了线下支付的步子。无独有偶,去年另一第三方支付企业快钱公司推出了专业COD支付解决方案,包括宅急送、微特派,以及30多家为当当提供货到付款服务的快递公司均使用此方案。随着电子支付巨头们在线上的圈地运动接近尾声,广阔的线下支付成为其下一轮争夺的焦点。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论坛上,多家银行大佬们均表示要面对包括互联网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李红朝表示,银行目前在互联网支付潮流中处于被动,未来有两方面值得担忧,一是银行的定价话语权,二是支付系统的安全性。而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策略发展部副总经理王晓刚也坦承,银行在互联网支付中是落后了,但在移动支付潮流中还大有机会,应该及早进入移动支付产业。
在此背景下,其他大行是否也将跟随封杀第三方支付公司?恐怕是当下最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