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挂牌交易首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但两年后却备受质疑。
今年的高交会上,“创业板概念”空前黯淡。从一片叫好到备受质疑,短短2年间创业板迅速变脸。而创业板企业,也在享受财富的光环效应下,集体面临制度大考。超募、套现、发展停滞……创业板暴露出的问题,不仅让股民失去信心,更是让投资方连呼可怕。有投资者因此认为,在创业板推出两周年之际,盘点审视创业板,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超募
资金集体睡大觉?
创业板的神话,带给企业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宣传效果和无形财富。
2009年,随着第一批创业板名单的公布,深圳华测检测作为首批创业板名单中唯一的一家深圳企业而备受关注。伴随着鹊起的名声,包括华测检测在内的创业板企业也几乎都获得了盆满钵满的大笔资金,众多创业板企业都出现了资金超募现象。
自创业板挂牌之日起,创业板资金超募就成为常态化,据W IN D资讯统计,截至上周末共有275家创业板公司实现了成功发行并上市,合计募集资金1940.065亿元,较原定计划的6 7 2 .5 6 3 1亿元多出了1267.5019亿元,超募比例高达188.46%.但另一方面,当前宏观政策收紧银根,众多企业急需资金,而众多上市企业圈来的钱却还在睡大觉,要么无所事事闲置浪费,要么买房买地挪做他用。
根据平安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有84.66%的超募资金闲置于银行。对此平安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王韧分析认为,超募资金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目前超募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使创业板公司可能正步入“破坏性成长”的歧途。
对于华测检测,同样也面临超募的问题。华侧检测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陈砚告诉记者,华测检测总共超了两三个亿。不过这笔资金并没有“睡大觉”,而是拿出8500万元专门用于并购。陈砚坦言,公司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建楼,不过不同于其他公司进军房地产,他们是要建立华东基地,建造特殊要求的实验室,来应对长远的发展。
陈砚认为,资金募集本来就是一种供需关系,出现超募也证明了企业的竞争力,说明资本方对公司的未来发展看好。但陈砚也表示,企业发展还是应以主业为主,买房买地也要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不能片面进军房地产,否则将影响到公司的正常、长远发展。
套现
高管辞职为了钱?
超募之外,更令股民担忧的,是创业板企业集体出现的近乎疯狂的“高管套现”潮。根据深交所公告统计,去年11月1日以来,创业板高管离职公告超过170份,而且高管套现呈现加速趋势,仅今年11月以来半个月的时间里,沪深两市共有14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东减持,累计减持数量达7.58亿股,涉及金额达72.4亿元。
记者查询发现,华测检测成为引发创业板高管离职套现风潮的首家公司。2010年,华测检测的高管纷纷离职,1月26日独立董事陈英辞职,成为创业板企业的第一位离职高管。此外6月1日副总裁魏屹辞职,6月30日副总裁聂鹏翔辞职。根据计算,这些高管可套现1 .1亿元。而随后,更多的创业板公司高管纷纷掀起离职潮,在手中持有的股票解禁后又立即套现,获得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投资回报。这种行为不仅为公司发展带来隐忧,也直接打击了股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