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Facebook闪亮提交上市申请,中国创业板何时培育出自己的标杆企业的讨论之声再起。
事实上,自创业板设立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将其和纳斯达克作比较,我们也看到,在令人艳羡的纳斯达克市场上,从微软到因特尔,从谷歌到苹果,一旦创新与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结合,创新便能迸发出强大的经济活力,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同时,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是市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创业板更需宽容失败
创新总是伴随着失败。每一项伟大创新的背后,总会有不计其数的“试错”;每一个伟大公司的成长历程,也避免不了无数的挫折和挑战。即便是在短短数年内神话般成长起来的Facebook,也有人能列出其发展历程里的一系列败笔;至于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则更是一个在挫折和“试错”中成长起来的典型。
反观创业板,这个因创新而生、因鼓励企业创新而设的市场,这个立志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的市场,这个才两岁多的市场,我们更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败。
“很遗憾,我们现在对待 失败者 并不宽容,甚至于有些苛责了。”一位资本市场研究人士表示,“在看到一些企业因研发失败或新投产项目还未产生效益而导致业绩下滑时,市场上出现的多是嘲讽和批评。”
与主板市场不同,创业板的设立目的和其自身特点已表明,创业板不仅鼓励创新,同时也更加宽容失败。然而,“以一时成败论英雄”、“捧杀成功者,棒杀失败者”的观念在创业板中依旧挥之不去。在这种对创新的“失败者”缺乏宽容的环境下,再加上短期的业绩压力,一些本该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和创新的公司,也不得不选择安于现状。于是,本应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市场,形成了“做多错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氛围。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就认为,目前大家对创业板的要求过高,要求一个板块整体表现优秀,这太过苛刻了,不能要求整个板块都绩优且成长性高。特别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大部分公司平庸,这样才符合市场规律。
发展创新型经济,不仅需要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也需要形成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不能一方面高喊创新,为成功鼓掌,另一方面却谨小慎微,不容许失败,在无形之中扼杀创新者的积极性。
正如一位创业板研究者所言:“我们更愿看到那些即使失败也要创新的公司,那些即便暂时亏损也要搞研发的公司,也更愿意看到一个垃圾公司和伟大公司并存的创业板,胜过一个所有公司都默默无闻、无所作为的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