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创业板 >> 创业板动态 >> 浏览文章

创业板里的“富人帮”汤臣倍健财富过亿者超过7人

2012-8-7 6:03:21理财周报 【字体:

    创业板自2009年开板至今,已近3年。很多人称其为造富板。正如汤臣倍健,其中财富过亿者超过7人。

    一些人因为公司上市而一夜暴富,从创业者变成创富者。而另一些企业家,在这3年中尝尽了过山车的滋味。

    探路者自上市之后,市值便一路上攀,其董事长盛发强在不知不觉间,个人财富大涨4倍。

    相比于盛发强,吴建龙则和他的向日葵一起走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自向日葵2010年8月底登陆创业板之后,吴建龙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看着其市值一天天往下滑落。

    汤臣倍健的富人帮

    汤臣倍健股价自2011年5月见底之后,便开始一路攀升之旅。如今,这家经营保健品的企业已经成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上市20个月,汤臣倍健市值增长163.63%,截至2012年8月3日,其市值已达140亿元,仅次于碧水源的172亿元。

    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成为创业板开板第3年的首富。目前,梁允超持有汤臣倍健57.49%的股份,其个人财富高达80.49亿元。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所持股份市值为43.75亿,仅及梁半数。

    而据汤臣倍健招股书显示,第5大股东实为梁允超岳母孙晋瑜,孙持有汤臣倍健511.99万股股份,当前市值达3.28亿元,两人财富合计达83.77亿元。

    汤臣倍健除了把梁允超家族推上首富宝座,也造就了一群人的财富之梦。其中的亿万富豪数量冠绝创业板,财富过亿元之人达7人之多。

    在汤臣倍健的股东名单中,前7大股东均为自然人。总经理汤晖、副总经理陈宏和董秘梁水生持股也均在500万股以上,财富数字分别为4.42亿元、3.39亿元和3.37亿元。

    而自然人股东龚炳辉、兰俊杰也分别持有汤臣倍健股份313.32万股、288.66万股,市值均接近2亿元,两人因此跻身“亿万富翁俱乐部”。

    汤臣倍健主要经营膳食营养补充剂等保健,包括蛋白质粉、多种维生素系列、维生素C片、维生素B族片等产品。

    梁允超借助汤臣倍健而成为创业板首富,但他并非这家保健品企业的创始人。

    梁允超生于1969年,自1991年从中南财经大学毕业之后,一直置身于保健行业。

    2002年7月,梁以70.38万元收购了广州佰健69.68%的股权,由此进入这家在次年净利润还只有39.80万元的公司。其正是汤臣倍健的前身。

    2005年初,梁允超再此出资,收购广州佰健的代工厂商珠海海狮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生产基地。

    随后,梁允超以海狮龙为基础,先后收购广州佰健、奈梵斯和友邦制药全部股权,并于2008年组建广东汤臣倍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汤臣倍健主要通过扩张药店、商超和连锁店等营销网络,以巩固其在保健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0年12月,汤臣倍健以110元的高发行价登陆创业板。

    2012年上半年,汤臣倍健主营业务收入达52818万元,同比增长88.1%;净利润为17979万元,同比增幅达100.93%。

    盛发强的财富直升机

    在北京的街头,探路者的门店常常可以见到。门店里每天进进出出的人们,很熟悉“TOREAD”的户外用品,却很少有人听说过盛发强。

    盛发强是创业板的幸运者。在过去的3年中,探路者股价涨了4倍,而他的财富也翻到了初登创业板时的5倍。

    很多上市公司董事长会困惑,自己执掌的公司业绩不错,股价却并不理想。他们在接受采访时,只能说一句“股价波动并不是业绩的直接反映”。

    而盛发强或许可以“自信”一些了,在过去的3年,探路者业绩表现良好,而它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很“给力”。

    主营户外用品的探路者自2009年10月30日登陆创业板以来,市值增长了4倍。截至2012年8月3日,探路者市值为67.15亿元,复权之后股价已为发行价的5.1倍,其中上市首日涨幅即高达152.9%。

    作为探路者控股股东,盛发强与妻子王静两人合计持股46.02%,家族财富达30.9亿元,而在探路者初登创业板时,两人所持股份市值还只有6.1亿元左右,增长了406.6%。

    盛发强43岁,皮肤有些黑,言语朴实,平素喜欢穿着“TOREAD”轻便外套,蹬一双徒步鞋。在北京的西山,人们只会把他当做是一位普通的户外爱好者。

    盛发强谈不上是铁杆的“驴友”,但户外经历很丰富。因为他的第一份工作就与户外有关。

    在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盛发强了,他的相貌很模糊。这里是他第一个工作单位,但更多的时候,他都是在户外。他的职业是一名野外测绘员工。

    而在此之前,他是中南工业大学工程测绘专业1988级的学生,大多数时间也是在野外。

    “工程测量就是经常去野外,我们觉得自己是高级民工,带着标尺、顶着太阳,经常露营。”在这段测量生涯中,盛发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露营时的帐篷。帐篷里蚊子多,睡着也不舒服。

    不过,无论是户外测量,还是帐篷,似乎都不是盛发强的“菜”。他想赚钱,而勘测设计院每月113元的工资甚至不够他日常开支。

    1993年,盛发强辞职南下,到当时被人们视为即将成为第二个深圳的北海。

    盛发强总是从自己最熟悉的开始,而且擅于观察。

    他第一次创业是开办了一家印刷公司,因为初到北海时在印刷厂的打工经历,使他对于这个领域颇为熟悉,也让他察觉到现有印刷和排版系统的需要改进之处。

    盛发强再次创业则是他最为熟悉的帐篷。在1994的全国专利新产品博览会,盛发强看到了一款叠式休闲帐篷,这是新式产品。比他自己之前用的那些帐篷更方便、舒适和专业。他认为这是一个商机。

    很快,盛发强花5000元买下这款帐篷的专利,并成立北海天惠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主要设计生产帐篷。1999年,公司迁往北京,改名为“探路者”。

    经过几次卖不出货的经历,盛发强逐渐找到了一种轻资产的业务模式,即生产外包,自己只设计研发产品和打造销售渠道。

    盛发强摆过地摊,参加过展会,最后的结果都不理想,深知产品卖不出去的后果,因此他总是不惜代价扩张销售渠道。

    2005年至2008年,探路者在全国店铺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74%。

    而在登陆创业版之后,探路者最重要的募投项目便是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2亿元,目前已投资1.78亿元。

    截至2011年底,探路者连锁门店已达1041家,其中,直营店144家,加盟店897家。在过去的3年里,其门店每年

    分别增加89家、185家和375家。

    另一方面,因为长期的户外工作经历,盛发强知道户外爱好者需要什么样的帐篷。他的妻子王静则是一个十足的户外运动拥趸。切身经历体验,让盛发强尤为注重产品设计研发,产品也逐渐从单一的帐篷逐渐拓展到户外服装、鞋品、背包等多个品类。

    财报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探路者研发费用分别为892万元、1448万元和257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

    而在过去3年,探路者营业收入分别为29355.39万元、43405.71万元和75370.36万元,3年内增长了1.56倍。净利润则分别为4403.40万元、5389.54万元和10715.18万元,增速明显。

    吴建龙失去的纸上富贵

    与探路者盛发强相比,向日葵董事长吴建龙走的是另一个极端。

    向日葵比探路者登陆创业板晚10个月,但经历却截然不同。探路者市值暴增,盛发强的财富在不断向前翻滚;而吴建龙则随着他的向日葵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一日日缩减。

    截至2012年8月3日,向日葵市值为31.51亿元,而吴建龙的财富值已经缩水为20.36亿元。在理财周报7月公布的《中国3000家族财富榜》中,吴以29亿元的财富排名229位,一年前他在这一榜单中排名112位,财富为68亿元。

    吴建龙并非没有牛气过。他曾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首富,个人财富一度在创业板排名第二。

    2010年8月,向日葵登陆创业板,吴建龙在光伏行业做了多年“隐形龙头”之后,终于走向台前。

    当年11月,在13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中,吴建龙以82亿元的财富数字位列第二,仅次于智飞生物董事长蒋仁生家族的104亿元。吴建龙的家族财富数字峰值是97亿元,当日,向日葵最高股价为29.5元。

    吴建龙是个地道的绍兴人,很早即显现出商业才能。

    绍兴自古即是繁华之地,尤以纺织为甚,当地人多进入了这一行。不过,吴建龙喜欢尝试新行业。

    他创业的第一个领域是摩托车销售,此时摩托车开始逐渐流行。待用液化气的人多了,他就转行了。后来,房地产业兴起,他则与朋友折腾起房地产。之后,吴建龙还开过连锁超市、化工厂和医药企业。

    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也有人称他“兴趣广泛”。不过,他做每一个项目都很谨慎,“最终都赚了钱”。

    2005年,38岁的吴建龙又进入了太阳能行业。仅仅是偶然机会,吴建龙在西藏见到了一个太阳能发电项目,对此产生了兴趣。他相信这个新行业能赚钱。

    这一年,吴建龙创立了向日葵,主要经营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切片。他不懂技术,甚至以为太阳能就是热水器。

    其时,施正荣的无锡尚德已在纽交所上市,苗连生的中国英利二期也已启动,彭小峰开始成立江西赛维LDK。

    太阳能光伏行业在经历了2004年的低迷之后,开始迅速转好,欧美各国对于光伏产品需求的增加。吴建龙的向日葵正好站在了太阳能的上行通道中,发展迅速。

    2007年-2009年,向日葵营业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0.75亿元和1.19亿元。2010年,向日葵营业收入甚至达23.3亿元。

    但向日葵刚踏入创业板之门不久,太阳能光伏行业即步入漫长的“寒冬”。向日葵产品的主要市场德国,对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剧减。

    进入2011年之后,向日葵营业收入开始下滑16.74%,仅为19.38亿元,营业利润同比下滑94.13%,仅为0.16亿元。根据向日葵今年年中业绩预告,其上半年亏损达1.6亿元-1.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1.32亿元,锐减惊人。

    为了“过冬”,吴建龙甚至要卖掉一座20MW太阳能电站。

    向日葵业绩持续下跌,其股价也是“一落千丈”,截至8月3日,只有6.58元/股,复权后比最高价29.5元跌了将近80%。

    曾经坐拥97亿元财富的吴建龙家族,如今手中股票市值只有20.36亿元,而且很有可能进一步减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