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公开市场中活跃十年之久的央行票据,正在逐渐交出流动性调控的指挥棒。一位央行内部人士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发行央票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冲不断流入的外汇占款。当前每月的新增外汇占款已经大幅下降,甚至还有负增长,已经没有通过发行央票进行对冲的必要。”
对于市场上屡屡出现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吁,上述央行人士称,其实通过正、逆回购的操作,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还可以。
自2011年12月26日以来,央行已经连续近8个月没有发行过央行票据。在此之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发行央票为主。与央票的淡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逆回购开始崛起,每周两次的逆回购操作,几乎已经成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标准配置。
事实上,在刚刚公布的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的信息更为明确。央行称将“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逆回购已经一跃成为流动性管理工具箱中的头号选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日前表示,假定外汇占款保持这样一种状态,顺差的下降是结构性的,央行票据甚至可能永远就淡出历史舞台。目前,除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之外,央行再无价格引导的抓手。他建议,央行可以考虑通过正、逆回购的利率定出一个利率走廊,引导金融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高级宏观分析师袁江也表示,发行央行票据是一种回笼资金的公开市场操作。在当前稳增长的环境之下,再回收流动性显得不合时宜。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与央行票据等相比,存款准备金率需要支付的利息也相对较低。
截至2011年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约为1.9万亿元。整个2011年全年,央行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约1.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