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家在审企业形成的IPO堰塞湖,该如何化解?监管层最新的药方是:先开展一次史上最严格的大核查,把那些不合规的、业绩下滑严重的问题企业清洗出来,然后再放行优质企
“谁也别心存侥幸,凡是进入行政受理程序的,就必须承担申报文件真实、准确、完整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承担更严重责任。”这是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此次会议上对保荐机构发出的警告。其建议保荐机构,若没把握,就尽早撤回申报材料。
姚刚要求各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要对目前已保荐企业开展全面财务核查,2013年3月31日为自查报告提交大限。“如果3月31日无法提交,则20个工作日之内申请中止审查,等待提交自查报告并经复核。如果没有及时中止申请,证监会有权终止审核。”
据悉,在中介机构完成企业自查后,证监会审核部门将对每家在审企业的自查报告进行全面复核。而最为关键的是,即使完成复查工作,证监会还将从多个部门以及上海、北京等六大证监局抽调约100人,不少于15个小组,进行重点抽查。抽查内容甚至包括中介机构在自查过程中须有的机票记录、高铁记录、住宿记录。
“我们总结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挤水分、说真话。看来,这一次证监会是要动真格的了。”昨天,一位投行人士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近两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很多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但为了上市,大家都追求“耐克”型业绩增长曲线,一旦上市,问题也就暴露出来。在未上市之前,对IPO在审企业做一次全面检查确实很有必要。
IPO打假可效仿史上最严交规
最近几天朋友聚会,席间说的最多的话题竟是:“元旦以来你闯过黄灯吗?”史上最严交规在被众多司机、非司机议论甚至诟病的同时,大家却又不得不承认:“现在过马路规矩多了。以前见到绿灯猛踩油门,黄灯更是视而不见;现在绿灯亮着也要点着刹车,随时伺机而动。”
不是在为最严交规叫好,只是想说,在某些特定时刻,严格执法绝不是坏事,而且很有必要。比如严查IPO造假。如今的股市为何那么惧怕IPO,资金抽血只是一方面。企业一上市业绩就变脸,两年就戴帽,换做你是股民,你欢迎这样不诚信、造假的企业来资本市场“圈钱”吗?
如今公司IPO财务造假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最离谱的是:同一单位盖出来的章,竟然有圆章有方章,这类明显问题保荐机构却看不出来!此外,还听说专门印制IPO材料的文印社老板也能发现招股说明书的明显错误。
而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2012年,由于经济环境不景气,不少拟IPO企业难免遇到业绩下滑的情况。在此背景下,证监会对造假上市、隐瞒业绩下滑不报等情况的“零容忍”表态,绝对不是仅仅走个过场。目前,排队等待A股发行上市的企业总数马上就要接近900家。谁上,谁不上?有限的资源只能向优质企业倾斜。
对于涉嫌造假者,核查仅仅刚开始。证监会对此的表态是:“只要申报文件存在信息披露问题,就要追究责任,撤IPO申报材料是企业的权利,但不能免除该负的责任”。据说,在本轮IPO在审企业大检查过后,还有企业出现问题,将按照法律上限来处罚。
造假上市,在2013年以后显然没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