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企业资金链断裂,已经影响到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估计最难的会是今年末。”温州龙湾一股份行支行长忧心忡忡地说。
在已发布中报的5家上市银行中,浦发、平安、招行均提及
一份权威数据显示,在温州,上半年银行系统总体不良贷款余额相比于年初几乎翻番。
记者从多位商业银行人士处获悉,截至6月末,温州5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90亿元,月环比增长近14亿,比年初增长47亿元。同期不良率达2.6%,比年初增长1.31个百分点。
不仅是当地国有行,股份行资产质量状况亦相差无几,银行个体则参差不齐。
“不良”来到温州
温州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温州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81.41亿元,较前一月上升20.74亿元,比年初增加94.47亿元。同期不良贷款率为2.69%,较前一月上升0.26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1.33个百分点。
知情人士表示,截至7月末,温州银行业上述各项指标依然处于上升通道。
而年中新增贷款余额是年初的一倍,国有行的这一状况同样在温州股份行身上演绎着。
温州区域内共有股份行11家,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69.15亿元,比上月增加5.87亿元,比年初增加39亿元。同期不良率为3.71%,比上月增长0.2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长2.01个百分点。
从“双降”到“双升”,速度其实比人们想象得更快。比如某股份行温州分行,此前多年一直是该行系统内的明星分行,顷刻间,“优等生”几乎成为拖累全行业绩的“留级生”。
此番中报发布期间,平安银行是最早坦承温州地区不良贷款状况的银行之一。
该行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1亿元,比年初增加16.77亿元;不良率0.73%,较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其中以温州分行为主,期末不良贷款余额占全行不良贷款余额的27.61%。
而记者获得的权威数据亦显示,温州区域内平安银行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3.72亿元,比年初增加8.01亿元。
尽管该行半年间增速高达140%,但平安银行依然不是温州区域内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幅度最大的金融机构。
当然,温州一地,并不能代表全国。
正如平安银行中报分析指出,虽然温州分行资产质量恶化,对平安银行资产质量造成了较大压力,但由于温州分行贷款总额占全行比重较低,仅为2.69%,且大部分不良贷款有抵质押物,整体风险可控,对银行正常经营的影响较小。
不良余额半年翻番温州银行业全体“向后转”
“不是最艰难的时刻”
在温州这场企业资金链危机中,擅长对私业务的银行所受的冲击要明显小于那些在对公业务上“精耕细作”的银行。
记者获得的权威数据显示,温州区域内的招商银行,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不足五成,远远小于行业整体超过100%的增速。
相比之下,当地浦发银行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浦发银行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度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温州和杭州地区,全行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76.88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8.60亿元。
而记者获得的权威数据显示,温州地区浦发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速甚至超过了150%。
浦发银行表示,这些情况实际上早就引起银行总行层面的警觉,已部署处置方案。比如,针对温州和杭州地区2012年上半年度增加的信用风险,公司在计提贷款准备金时已经予以考虑。
与国有银行、股份行在温州的惨淡经营相比,当地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其他银行机构受到的冲击并不明显。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同期不良率甚至略有下降。
不过,“我们的贷款基本针对小微企业或企业主,但很难分清这些客户的贷款是否用于企业。”温州一农合行支行行长认为。
“年底才是最艰难的时刻。”多家银行支行相关业务人士表示。
让他们普遍担忧的是,“联保联贷”类贷款所产生的不良情况目前处置难度很大。记者了解到,在温州某些区域,地方政府已经放弃了危机爆发之初的“救市”计划,选择由银企双方通过法律途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