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中国股市的走势,有沪指、深成指等指数,而未来看中国民间融资市场的走势,则很可能要靠“温州指数”。
比最初预计的时间晚了至少3个月,11月22日晚间,《浙江省温州金融综
初步对比发现,这一金改细则全文共12条,与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启动金改时发布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条款数量一致,所涉领域几乎是一一对应,其中的一大亮点即是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温州指数”的打造,其将直接支持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
然而,尽管金改细则明确了温州金改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可做多种探索,但仍未达到外界的预期。“民间资本可直接进入的领域几乎没有提及,等于是还进不去。”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
11月26日,浙江银监局一位熟悉金改细则的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亦坦承,“金改细则要较总体方案具体,但与此前温州市政府上报的方案相比,有些方面并未满足温州的诉求。”由此,温州超过8000亿元的民间资本尚难言说已找到释放的闸口。
利率市场化仍需法制完善
稍早前,《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在坊间流传开来,本报曾有深入报道。而金改细则最大的“实惠”或在于对此管理条例的积极回应,具体内容为,“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形成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温州指数’”。
此举被市场视为利率市场化开启的明确信号。前述浙江银监局官员向本报记者分析道,上述“温州指数”将使得温州民间借贷实际利率由台下浮出,不必再半遮半掩,成为民间借贷利率明确的风向标。
这位浙江银监局官员透露,《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正在走立法程序。受金改细则的利好支持,其预计将在明年浙江省“两会”前后获得批准。这一管理条例的核心条款——3个月以内的民间借贷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将在“温州指数”的基础上获得快速推动。
在市场看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还需要相关法律救济措施的完善。温州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天炎11月2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州民间借贷实际利率已多年处于法定的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界限之上,但这个界限又是借贷双方发生纠纷时的核心法律依据,“如果这个法律救济不与真实的市场资金供需相适应,‘温州指数’很难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也就是空谈”。
细则仍然“不够细”
为更好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温州地方政府曾建议同步推进个人放贷行为即放贷人条例。周德文曾以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向全国人大法工委、央行等方面递交了相关立法研究报告。
对此,金改细则的回应是,继续推进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试点,引进一批中介机构入驻,提供民间借贷登记、公证、资产评估等服务。周德文11月2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试图给放贷人设置一个显性的交易场所,但两者如何有效搭接,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则。
类似需要进一步细则的地方还有很多。多次参与金改方案论证的温州大学教授马津龙11月2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改细则明确了温州金改要积极探索试点排污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业设施及农业机械抵押贷款。“但农房的抵押价值主要体现在农地上,农村土地又是集体土地,没有可以流转的产权文件。进一步的细则让人非常期待。”马津龙表示,方案已有很多,只是不知道决策层会选择哪一个。
金改细则还提出了多个类型的本土化产权交易市场,超出温州民间金融的实践,也超出了胡天炎的想象。不过,胡天炎表示,设立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地方性保险公司怎么转入?什么样的条件可以筹建?这些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操作的规程,让市场无从着手,“细则实在不够细”。
小贷公司转制只字未得
金改细则中,与温州金改实践直接关照的内容还包括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的正式启动。马津龙表示,两年前,温州就曾经提出要开展个人境外投资试点,但一度被叫停,金改细则允许个人在境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引导民资合理合法“走出去”。
但各方热盼的小贷公司转制村镇银行问题,金改细则却只字未提。胡天炎和周德文都认为,这说明这一改革没有新突破,还是按照现在的政策实施。
据胡天炎掌握的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温州现有35家小额贷款公司,已开业30家,目前贷款余额超120亿元。“金改细则正式发布后,原本对转制热情很高的几家已经明确表达了放弃的意愿。”对此局面,胡天炎表示,决策层的遮遮掩掩让人无法理解。
周德文和马津龙都认为,金改的核心是引导民间资本的合法释放。“细则没能完全达到大家的预期,尤其对民间资本的预期还是有很大差距,民间资本还是不能直接进去。”周德文如此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