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日前公开表示,证监会将积极支
而此前不久,证监会相关人士在参加“第六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时已透露,目前已有10多家期货公司的财务指标达到了主板上市条件。
做大市场“蛋糕”
证监会高调支持期货公司IPO,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即期货业做大市场“蛋糕”的预期。在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经济运行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大的背景下,避险需求和投资需求增加,市场各方寄希望于期货市场更好发挥作用,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投资市场提供新的渠道和工具。
“今年是期货市场的创新年。”在多个场合,证监会相关人士作出如此表述。
事实如此,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已经挂牌上市,成为年内期货市场首个创新品种。继白银期货之后,一个更受期待的品种原油期货,也已被业界列入今年可能上市期货新品种的队伍。按照海外市场经验,原油期货这一重要品种的推出,很可能改变现下期货市场的格局。除了白银和原油期货,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人士透露,该交易所今年准备推出的玻璃期货,已通过预审,菜籽、菜粕期货则已立项,土豆期货合约设计也在进一步创新中。而在商品期货酝酿创新的同时,国债期货作为继股指期货之后的第二个金融期货品种,也有望在今年取得突破。目前,我国国债现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底,国债年度发行量已上升到1.4万亿元,可流通国债高达6.4万亿元。对应这一现货市场,未来国债期货的市场空间不可小觑。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已经启动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来看,国债期货也已经充分显现出了其活跃和市场参与热情。
除了新品种,对今年的期货市场而言,还有一个可以期待的创新就是期权。作为新的交易方式,期权的推出将使国内期货衍生品市场迅速扩容,将改变整个衍生品市场格局。前不久,大连商品交易所已经启动商品期货期权内部仿真交易,而其他几大交易所也都在积极筹备推出期权产品。
期货市场做大“蛋糕”,自然离不开期货公司这一市场主体的发展。在推进市场创新的同时,支持期货公司IPO上市做大做强,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实,在管理层对于期货市场的创新“蓝图”中,也不乏期货公司本身的创新和改善。证监会有关人士近期透露,今年市场创新中,优质的期货公司可能获准开展仓单质押贸易、境外代理等新业务,而期货公司代理发行基金也正在积极研究中。
已初具IPO条件
在期货市场大发展的预期中,期货公司IPO到了该填补空白的时候。
就上市条件而言,A股发行上市主体需要具备 “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净利润累计大于3000万元”、“发行前股本大于等于3000万元等”等财务上的硬指标。从前些年来看,由于期货市场品种较少,期货公司盈利模式单一,大多数期货公司确实也未能达标上市。但最近几年,伴随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公司也已慢慢走出了低谷,并且逐渐形成优质的“第一梯队”。
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公布的期货公司分类结果显示,2011年入选A类期货公司共有20家,除6家期货公司没有公布当年业绩外,其余14家期货公司大多都符合了 “连续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大于3000万元”这一条件。其中,中国国际期货、永安期货两家公司更是已连续3年净利润过亿元,华泰长城期货、广发期货、南华期货则连续3年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此外,浙商期货、江苏弘业期货、鲁证期货、中大期货4家公司也已连续3年净利润突破4000万元。不仅如此,期货公司业绩增长十分强劲。不少期货公司在2009年净利润都不算很大,很多还在2000万元以下,但经过了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就翻了很多倍。如中证期货,该公司2009年度净利润仅为1189.16万元,到了2010年净利润就达到了4252.02万元,2011年更是实现净利润8014.2万元,同比增幅高达88%。又如海通期货,2009年净利润仅为1400万元,2010年增长至5101万元,增幅高达264%,2011年继续增长达到6600万元。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积极的数据,证监会相关人士坦言,截至2011年底,已有10余家期货公司达到了主板上市的条件。不仅如此,随着管理层对期货业本身的创新不断落实,期货公司也将改变目前相对单一盈利模式的现状,在未来市场中更加迅速地成长。届时,还会有更多的期货公司加入到IPO达标队伍中。
只不过,按照目前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申请设立期货公司,股东应当具有法人资格,这也就意味着新入股股东应当具有法人资格。而上市公司是必然有自然人存在的股份制公司。就这一现实障碍,很多业内人士则认为,目前监管部门积极推动期货公司改革创新,支持期货公司IPO上市,那相应的也会进行相关规则修订,为期货公司IPO扫除障碍。
IPO上市在满足期货公司补充资本金需求同时,也将为期货公司业务发展、拓展市场带来持续的现金支持。目前,包括永安期货、金瑞期货、南华期货在内的不少期货公司已开始积极备战IPO。
市场闻风先动
与此同时,不少非期货上市公司也闻风而动,开始在期货行业“跑马圈地”。如中利科技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参与创元期货增资扩股,计划以不高于2500万元的出资,购入其11%的股份。从目前来看,创元期货净资产不足1亿元,净利润1144.50万元,规模还比较小,尚未进入期货公司备战IPO“第一梯队”。但正如中利科技有关人士表示,公司参与创元期货的增资,主要是着眼于长期性。
目前正在停牌中的上市券商山西证券最新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格林期货全部股权事项。山西证券已全资持有大华期货,此次再度收购格林期货,如此大手笔,在业内人士看来,自然是想在期货市场做大“蛋糕”及期货公司IPO中分得一杯羹。另一家停牌公司中国中期,在2011年8月出资2223.82万元参与了中国国际期货的增资,中国国际期货目前已是规模最大的期货公司之一。眼下中国中期停牌并公告,公司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市场猜测,公司所谓重大资产重组或是为收购另一家期货公司。
在期货市场持续做大、期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资本并购早已暗流涌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参与期货公司的增资扩股和兼并收购。数据显示,2010年年末时,共有32家上市公司控股和参股期货公司,投资总额为37.45亿元;而至2011年末,这类上市公司增加至36家,年末投资总额则攀升至62.42亿元,一年期间增加超过六成。这其中,以上市券商最为积极,他们不断通过增资和并购,进入到期货领域,打造证券市场全产业链。去年4月,山西证券通过拍卖市场竞得大华期货7.69%股权,从而实现了全资控股。广发证券在去年5月增资旗下广发期货至6亿元,此后不久又进一步将注册资本提高到11亿元。国元证券也在去年对国元海勤期货进行了增资,国金证券对国金期货进行增资,中信证券旗下中证期货则获准吸收合并新华期货。
而今年,在证监会的积极表态中,期货公司IPO有望“破冰”,无疑将为更多企业带来新一轮的造富遐想。只不过,随着这一预期越来越明确,期货公司收购成本也将“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