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2014年,2015年市场或不会再现原油3个月暴跌50%、九成以上品种大幅度下跌等类似的“壮举”,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变化幅度会收缩,表现会趋于理性并符合市场规律。
“石油、天
2014年大宗商品“超跌”
生意宝副总裁、生意社社长朱小军昨日在上海发布生意社《2014年中国大宗商品经济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生意社跟踪的58种商品全年均涨跌幅为下跌15.45%。纯苯、WTI原油、液化气三大商品分别以51.02%、45.01%、44.19%的同比跌幅名列跌幅榜前三。
据了解,生意社跟踪的“2014年大宗5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商品共有52种,环比上升的商品仅为6种,其中涨幅前三位的商品分别为颗粒硫磺22.16%、镍(市场)12.88%、鸡蛋10.84%。
刘心田指出,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中有89.66%下跌,10.34%上涨,较2013年恶化,所有板块均以跌为主,其中能源、钢铁、纺织系“重灾区”(商品的平均跌幅均超过20%),而农副、有色、建材相形之下属于“轻灾区”(商品的平均跌幅在10%左右);商品普遍跌幅较大,18个商品跌幅超过20%,28个商品跌幅超过15%,即近五成商品跌幅超过15%。
与此同时,2014年以来,彭博22种大宗商品指数下跌逾13%,同时也是第四年连续下跌。布伦特原油2014年累计下跌45%,领跌所有原材料商品,近期也是5年多来首次跌破60美元/桶。
道明证券总经理Tim Gardiner此前曾表示:“总体而言,2014年是大宗商品相当凄惨的一年,出现了2008年以来最大的年度下跌。”
刘心田总结说:“‘超跌’是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的一大关键词”。他指出,所谓“超跌”,并不是当前的价格低得不合理(事实上许多品种仍有下跌空间),而是参照2012、2013年的市场表现,原本设计两三年完成的下跌幅度一年就完成了,跌速、跌势有点“超乎意料”。
“最为典型的就是原油,去年四季度一举暴跌近50%,轻松击破80、70、60各大关口,年底在50美元终获支撑,创6年内新低,超出了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和原油情况类似的品种比比皆是,铁矿石、液化气、甲醇、PTA等众多品种纷纷创出5年甚至10年新低。不夸张地说,许多商品在经历2014年后,不仅是‘洗尽铅华’,而且颇有些‘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况味。”
“超跌”源于两大主因
对于造成2014大宗商品“超跌”的主要因素,生意社和嘉宾分析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资本因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宗商品的黄金10年来本就因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起,故2014年中国经济的明确性减速直接导致大宗商品要被投资者重新估值,资本在近几年大批量逃离大宗商品,故商品价格一落千丈。在新的能够刺激大宗商品的经济热点(如印度因素)被充分发现和认可前,资本大量回归的可能性不大。”刘心田说。
而另一方面则被认为是产业结构因素。“同样是‘超跌’,但产业链中下游的品种启动期要早于上游品种(汽柴油的下跌比原油早,螺纹钢的下跌比铁矿石早),这说明上游品种的下跌是被动的,是被下游拉下来的,原因还是在供需矛盾,而供需矛盾恰恰是产业结构导致的,而当前产业结构的真实面貌就是‘过剩’。全球性产能过剩并非危言耸听,制造业经济和市场都存在问题,是煎一副中药慢慢熬还是动一个手术,前者实际上是温水煮青蛙,而后者的表现就是‘超跌’,这是市场自救的最有效途径。”刘心田如此分析。
刘心田同时强调,当前的大宗商品价格,非但与四五年前大宗商品鼎盛期有天壤之别,就是跟前两年比也有质的差别,甚至已经接近大宗商品黄金期前(2002年前)的水平了。客观地说,部分大宗商品已然具备阶段性抄底的价值。
今年将难现“暴涨暴跌”
根据生意社的分析和与会嘉宾的观点来看,相较2014年,2015年市场或不会再现原油3个月暴跌50%、90%以上品种大幅度下跌等类似的“壮举”,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变化幅度会收缩,表现会趋于理性并符合市场规律,“重口味事件”会少很多。
不过,“超跌”所透支的部分或在2015年给补回来。刘心田认为,“2015年的市场走向不简单。如若没有2014年的疯狂大跌,2015年本该是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归的一年,但2014年的‘超跌’多少已经透支了2015年本该有的回归份额,故不排除超跌反弹的可能,预期2015年将是三七开(或依然跌多涨少,但上涨品种比例将明显增多);所以,2015年的市场走势不简单。借用一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但是,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对于经历极寒的2014年大宗商品来说,告别严寒可能还需要时间。例如,从国际市场上来看,铁矿石价格下跌超过50%,超过原油的45%跌幅。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在铁矿石熊市中依然拒绝减产导致铁矿石价格“一路向南”。但是,在供给端明显过剩和中国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三大巨头依然考虑在2015年增加产能。
“还有钢铁的产能仍旧严重过剩,这类产业不可能很快走出寒冬,即便出现一个回暖,也很可能在回暖之后出现‘倒春寒’,而市场往往最害怕的就是‘倒春寒’。”一位与会嘉宾说。
从商品角度来说,刘心田认为,市场会在1、2月份迎来一波小行情,随之进行3-5个月的回调整理,而秋季或成为市场再度上行的最佳窗口,四季度则是第二个整理期。总体走势或告别2014年的“斜椅”,成为“M”型;最后,部分商品、板块或有好戏上演(2014年已然做出铺垫)——油气煤的三国杀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原油暴跌对煤价形成新一轮“逼宫”;农副板块或受气候影响产生行情;新材料、新能源相关商品或许发力……
对于制造业来说,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周宁表示,中国2015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偏向双宽松格局的概率较高,经济有望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企业毛利率有望改善,辅以加息、减税等措施,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