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刚刚转型定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
中长期贷款潜在的宏观风险、周期性风险和项目失败风险等成为国开行不容小觑的问题。除此之外,国开行首席经济学家、业务发展局局长刘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开行还面临着另外两重担忧:一是来自于激烈的同业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政策不确定的风险。
银行业竞逐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蕴含了大量的融资、融智需求,吸引着众多银行蜂拥而入。比如五大国有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制定了《关于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贷政策》,指出对京津冀区域内国家级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产业转移客户加大支持力度;中国银行与海关合力推进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改革,在2014年末完成首笔京津冀一体化通关业务,为客户备案电子保函金额2000万元;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河北分行也分别设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小组,推进工作开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环,银行的金融服务必定会在交通建设、产业转移等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中发挥作用,而且随着京津冀地区生活逐渐一体化,环境的变化也会催生新的金融需要。
而作为中长期投融资领域主力银行的国开行自然也不甘落后。刘勇告诉记者,与商业银行不同,国开行改革后,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时将会适当退出高度竞争的商业化项目,秉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把主要目光投放到京津冀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上。
刘勇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三大支撑带,经济体量大,其中有许多机会。从投向来看,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为基本出发点,国开行将主要精力放在构建交通网络系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大方面。
在交通方面,铁路、港口、机场、高速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都有国开行的身影,其中包括现在的京承高速、京沈铁路、京石铁路、北京大外环高速、首都二机场等交通一体化项目。从生态环保看,国开行支持了华能风电、神华节能改造、蔚县风电及国电滦河发电厂“上大压下”热电联产、钢铁产能化解和产能国际合作等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推动地方财政资金基金化,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助力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污水处理等。
支持产业协同发展也是国开行的重点。刘勇以当年帮助首钢集团搬迁为例,他认为,首钢集团搬迁至唐山曹妃甸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典型例子,搬到唐山的曹妃甸,可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缓解环境污染情况,同时由于曹妃甸本身拥有港口,又解决了运输成本问题。在此期间,国开行提供了上百亿元软贷款支持搬迁,其中首钢70亿元,唐钢64亿元。“把生产企业放在曹妃甸,视为一个大的生产车间,将研发企业留在北京,还依靠北京的智力、人力、科技、管理以及金融资源。这与未来北京和河北的定位相符。”刘勇如是说。
据刘勇介绍,为了组织、协调、推动国开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早在2014年5月,国开行就已经在总行层面成立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小组,由王用生副行长任组长,小组的办公室设在业务发展局,具体经办是业务发展局发展二处来经办,北京、天津、河北分行同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项推动相关工作。据了解,王用生副行长主管评审,而这个小组的设立正是为了建立完善的评审机制、评审通道和模式设计,进而推动投资和贷款协同、债权和贷款的协同等模式,来创新京津冀经营结构。
中长期贷款风险不容小觑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某国有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部人士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会催生许多长期项目,而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一些项目的发展模式也在尝试中,很有可能随着政策变化或者市场的变化,投入的项目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资金投入时间长就是银行的风险所在。
在国开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贷盘子中,中长期贷款额大概占82%。中长期贷款的风险也成了国开行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包括宏观风险、周期性风险、体制缺损风险和项目失败风险等。
不过面对这些,刘勇表现得很淡定。他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国开行的资产质量良好,截止到今年4月末,全行的不良率是0.63%,比全国银行业不良率大概低一倍,而京津冀不良率是0.35%。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地区的不良率分别为0.06%、0.23%和0.26%。
当然,除了大额中长期贷款的风险问题,国开行还面临着其他困扰和挑战。刘勇坦言,与商业银行相比,国开行网点少,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理念上还是有差距的,贷款利率没有明显优势。“因为国开行主要靠发债筹资,比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大概高两个点,成本相对高。但是国开行贷款期限长、额度大,这些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同时,政策风险目前也是国开行所担心的。刘勇告诉记者,虽然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但全文还没有公布。“我行的思路和做法要根据国家的规划来制定,具体《纲要》不公布,金融服务就缺乏方向。比如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哪些是‘非首都功能’还没有明确;大家都在讨论协调发展,还有现在倡导的‘要素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但到底怎样协调,如何定位,怎么发展,怎么做,都还不明朗。”
(责任编辑:D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