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消费金融行业短板待补

2015-7-29 6:48:05东方财富 【字体:

蓝海市场、可口的蛋糕定位已经无法动摇,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消费金融在前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短板”,与此同时,在这块金融热土上,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机构的角逐也愈发激烈。

  消费金融

市场是一块大蛋糕,但国内这片财富之地,迟迟没有深入开发,一直处于试点阶段。今年,这一被传统金融和互联网共同看好并激烈争夺的蓝海市场,终于被官方“正名”,昂首跨入“新常态”。

  2010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正式起航,首批4家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成立。3年后,2013年9月27日,再次新增12个消费金融试点城市,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名列其中。

  而消费金融史上最有力的助推器当属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申银宏源行业券商分析师表示,《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新增了消费金融业态。“这个指导意见有正名的意味。曾经凭借各自理解,独自解构的时代已经过去,此次《指导意见》出来之后,增强了消费金融行业从业者的底气,也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董事长郑海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蓝海市场、可口的蛋糕定位已经无法动摇,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消费金融在前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短板”,与此同时,在这块金融热土上,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机构的角逐也愈发激烈。

  3年后市场规模或将翻倍

  郑海清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最有利的一点,就是管理层明确了消费金融对于提高整个社会消费能力的重要意义。“第一次把消费金融的重要性提高到这个层面,未来这个市场上的各个主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余额是15.37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18.5%。进一步剖析这15.37万亿元的消费贷款余额构成可以发现,住房按揭贷款占了75%,高达11.5万亿元,成为消费贷款的“主角”,信用卡未尝余额占15%,汽车销售信贷3000多亿元,只占2%。

  按相关数据预测,消费信贷未来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0%,即2015年至2017年分别可达18万亿元、22万亿元和27万亿元。可以窥见,到2017年,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相对2014年几乎可以翻一番,可以说,住房按揭、信用卡和汽车信贷仍占消费贷款的重要部分,但是其他消费信贷业务在未来几年将得到快速发展。

  一位消费金融资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除传统金融机构外,互联网企业也在瞄准这块蛋糕,如京东、阿里及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的多层次产品均有涉及消费信贷。

  随着金融创新愈发激烈,消费金融产生了新的变化,参与主体更加市场化、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互联网化。“多样的产品既包含了基于网上支付的分期付款,也有基于线下门店的赊账消费。”郑海清表示,随着市场化机构的参与,当前消费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消费信贷基本上可以做到即时提供。

  消费金融短板不容忽视

  尽管消费金融发展前景看起来一片大好,但由于国内消费金融发展刚刚起步,存在不少短板,如何正视这些短板并及时弥补是当前业界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位消费金融行业观察员表示,短板之一即为国内征信系统尚不完善,造成许多行业数据分散在各自的平台上,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社会征信公司的数据主要用来分析客户的行为特征。”郑海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尤其是来自互联网类征信公司的信息对消费行为的真实性很有帮助,但是仍然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做出甄别。

  至于具体的消费额,目前国内消费金融公司的授信只有20万元的上限,对于超过20万元的消费信贷需求,消费金融公司尚无法满足。

  短板不仅体现在外部环境上,还体现在内部管理上。一位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发展受到资金来源等多方面限制,业务创新及拓展动力不足。

  上述高管称,国内消费金融公司不能从事房贷和车贷业务,而其他领域的消费活动中,个人消费贷款所占的比率也较低。

  在经历了半年时间的市场摸索后,郑海清对当前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状况也有了新的体会。在他看来,国人当前的消费习惯仍是量入为出,逐步升级。“多数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对消费金融的理解程度让他们对消费金融很难认同,尚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教育。”郑海清对本报记者称。

  银行系和互联网系激烈角逐

  消费金融作为最新的金融热土,看中这块蛋糕的除了传统金融机构,还有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在开拓同一片市场的过程中,银行系和互联网系的争锋和较量从未停止。

  “相比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触达面更广,触达时间也更快。”郑海清表示,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在特定领域拥有数量庞大的客群,尤其是支付公司具备一定的金融操作经验,这两者结合可以把消费金融的基础建立起来。不过,一些互联网企业对风控的认识和和管理尚在摸索,商业模式并未确定。

  互联网从业者在互联网支付场景具有客户规模、消费场景和数据的优势;而银行业者则在信誉和风险管理经验占优。二者发展的路径起步存在不同,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相互渗透。

  除风控外,多触角、广布局的银行网点成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快速起步的最大利器,一是从用户心理角度出发,网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客户的信任度;二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在资金拆借、业务联动等方面与母行进行有效合作。

  郑海清表示,消费金融行业未来业务创新将进一步加大步伐,比如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相结合,实现“随地”,又如将消费信贷的受理与智能POS机进行结合,实现“即时”。另外,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通过分析交易数据来发放消费信贷,防套现欺诈,从而逐步降低贷款的门槛,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消费金融这一服务。

(责任编辑:DF154)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