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量最大的消费金融提供商如果同时具有线上线下的优势,将给业界带来什么样的新玩法?原平安集团旗下平安易贷、平安直通贷款及陆金所下辖P2P业务历时4个月的整合完成,新亮相的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按照业务规模计算,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消费金融提供商,其CEO赵容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首次披露了平安普惠的业务模式和目标。
整合后的“大不同”
“未来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必然趋向激烈,最终只有几个大玩家能够存活下来,平安普惠会是其中一员。”不同于传统的金融银行业态、不同于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赵容奭首次透露了平安普惠的独特优势。他表示,规模是平安普惠的最大优势。为什么要在平安集团内部进行整合?“只有有了规模,才能在这个市场上存活。”提供贷款服务的公司很多,但只有大公司在风险管控上有足够的经验。平安普惠金融集群的累计客户250万,贷款余额逾700亿元,在全国131个城市中布局了650家门店、4000个网点,员工总数近3万名,2014年净利润23亿元。
其次是低成本优势,依赖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客户的二次贷款可能只需要在APP上就可以完成,不需要直销员接触客户,也不需要店销员拨打电话,由于背后有平安IT、平安科技资源的支持,可以大幅度改善客户体验,降低成本的同时带来更大量的客户。
值得关注的是,赵容奭表示,从客户质量和贷款逾期管理能力来说,平安普惠更先进,从融资渠道来看,平安普惠更丰富,旗下有银行、小贷公司、P2P,是非常平衡的多样化业务发展模型,可以应对任何监管法规调整和变化,这一点不同于单点突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刷脸贷款新玩法
不见客户面,不问任何问题,仅仅在互联网上就可以在几分钟内给出客户贷款,平安普惠正在测试的线上审批“i贷”产品非常具有挑战性。赵容奭表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审批能力。运用大数据,发现客户在哪里,用评分模型,或者是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快速处理所有信息。据悉,平安i贷借助了大数据分析和人脸识别等新技术,6分钟即可贷款到账。目前测试时期每月10万个客户,但是未来希望达到至少每月100万个客户。
那么究竟平安普惠整合后的业务线是怎样的?赵容奭表示,首先最顶层有三条业务线:个人无抵押业务线,个人有抵押业务线,小微型企业贷款。同时分别有自己的线下渠道,线下渠道是覆盖门店,或者第三方联盟。线上是另外一个渠道,包括远程渠道APP、店销团队、广告。在2014年前,平安信保产品类型、业务模式均较为单一,拳头产品仅“平安易贷”的无抵押贷款系列,目前赵容奭提出要让“产品多样化”,团队已开始陆续研发其他类别的贷款产品。
除了主要的无抵押贷款,在个人贷款方面,从今年8月17日开始,平安普惠将推广有抵押业务——宅e贷。一个富裕客户,即他有房产,但是出现了现金流问题,需要短期资金周转,这时候平安能够最快在一天就可以实现放贷,平均时效两天,而现在市场上同类产品需要两周才能实现。宅e贷产品之后还会有黄金、信托等等资产都可以作为抵押贷款。
此外在小微企业贷(SME)方面,赵容奭表示,主要面对的小企业主,比如年销售额在300万元左右的小公司。这块业务主要是以收购后的富登担保公司为主,但该公司过去的目标客户门槛太高,几乎是中型企业,主要靠银行推荐,在收入上甚至不能弥补担保损失,整合后调整了业务重点,并且从民生银行聘请了专业的团队来做精准定位和审批模型。
产品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是赵容奭回归平安信保体系后大力倡导的。在他看来,不同产品之间的联动和协同效应非常之有效,寿险、车险、贷款等不同产品条线有时候需要的是同样的客户信息、银行资信等,这时候完全可以简化流程。
24小时风控术
“线上的挑战与线下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一天都需要研究和不断的优化,所以我们专门有一个团队,每一天24小时专门研究线上风控方法。”赵容奭表示,目前平安有3000名线下风控专员,作为前线风险管理的第一条防线,他们每一个月的收入就取决于逾期管理能力,线上与线下同时构筑防线。
赵容奭说,从消费金融较合理的信贷损失看,日本、韩国差不多平均是8%到10%,但是在中国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界限很模糊,他预计平安普惠肯定会是最好的,未来有抵押贷款业务线的不良率将不超过2%,步入正轨后将维持在平均1%的水平;无抵押贷款业务线则取决于客户群体,预期内部优质客户坏账率约3%,次级客户约8%的水平;SME业务则刚开始做。
有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平安普惠业务群将与今年业绩增长同样靓丽的平安信托争夺集团旗下子公司净利润贡献度的季军,前两名分别是平安银行和平安人寿。但赵容奭的志向远不止于此。赵容奭说,平安集团的贷款业务整合之后,将快速成为市场领军公司,为何不尝试成为平安集团利润贡献最大的公司?未来普惠金融也不排除单独上市的可能。
2018年总计覆盖人群将达2500万,这是赵容奭立下的“军令状”,并且他对这一目标十分有信心。截至目前,平安普惠的贷款余额已经达到700亿元。
(责任编辑: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