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买老,熊市买新”,这句基民惯常的金科玉律,在近期的行情中却失效了。自6月中旬A股大幅调整以来,市场避险情绪十分严重,基民入市的步伐也明显放缓。来自渠道方的信息反映,近期,新基金基本发不出去,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老基金份额的维护上。
新基认购创13个月新低
数据显示,7月份,新基金总计募集规模达2226.08亿份,较6月新基金募集规模仅下降了158.1亿份,降幅6.63%。不过,如果剔除2000亿份为证金公司定制的“国家队”基金,基民7月认购新基金的规模仅226.08亿元,创下近13个月的新低。
历史数据显示,上一次新基金发行如此低迷是在2014年6月,当时上证综指长期在2000点上方横盘震荡。而如今,3600点上方的A股市场,投资者们普遍再次观望。据某基金公司渠道人士透露,该公司于7月发行的一只股票基金募集了20天,但规模还不到1亿。“延期是一定的了,有些公司准备延期两三个月呢。”该人士说。
固定收益基金也不乐观
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的是,A股大跌股基发不出去,固定收益基金竟然也发行惨淡。数据显示,7月只有2只新债券基金成立,总募集规模只有7.84亿份,4只新发货币基金的总规模更是还不到5亿。
“不少投资者对牛市抱有期望,对于收益的预期没有回到理性状态。”有基金公司人士分析称。不过,一个奇怪的现象是:7月以来,老货币基金,尤其是场内货币基金的规模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南方理财金H的规模从7月21日的7亿快速激增到8月3日的21亿,短短两周时间规模增长了两倍。
场内货基规模飙升
当前,在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率还在持续下滑,仅有一部分货基维持着较高的稳定收益。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南方理财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2.43%,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4.357%,均位于同类5只场内交易型货基第一名。
场内交易型货币基金,是一种直接可以在股票账户上购买的货币基金,可实现投资股票的无缝衔接,即买入当天开始享受收益,卖出日资金即刻到账就能买股票和其他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场内货基规模的急升,说明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在市场低迷时,投资者可通过场内货币基金享受低风险收益;一旦股市好转,他们又可以适时将之转换成其他产品或股票。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