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9日从上海市政府《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实施三年以来进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崇明生态岛的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显现雏形,通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目前崇明生态岛已成为上海市最大的蔬菜基地。
据了解,2010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明确了六大领域的目标、工作任务、考核指标,以及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在《纲要》的指导下,上海市相关部门和崇明县编制了2010-2012年三年行动计划。三年中,崇明生态岛编制国内首个海岛“低碳建筑导则”。“一环二湖十竖”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及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关停污染企业106家,逐步关闭燃煤发电机组,加强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截至目前,《纲要》中的2012年阶段目标基本达到,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的95个项目中,开工93个,已经竣工33个。
在发布会上,据上海市科委秘书长马兴发介绍,崇明生态岛建设主要包括自然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等三个方面。
在自然生态方面,首先通过湿地保护、监测、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西滩湿地保护与开发双赢模式实践区”和“东滩湿地生态保育与修复示范区”;其次是集成水体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推动了崇明岛水资源良性循环,提前实现骨干河道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比例97.5%以上;最后是通过开发岛屿生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建成了崇明岛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平台。
在人居生态方面,以“低碳、国际、生态”为理念,研究编制了《崇明陈家镇低碳国际生态社区建设导则》,成为崇明生态社区建设的重要依据。还集成建筑节能、资源循环、智能化调控关键技术,实现了陈家镇生态示范楼综合节能75%、资源循环利用60%、可再生能源利用50%,形成了岛屿生态建筑的适宜技术体系。通过低成本民居改造、节能集成技术、生态河道技术以及生态鱼塘与种养技术的应用,打造了生态瀛东村。
在产业生态方面,以发展生态农业技术为基础,建成了适于崇明农田环境的土壤修复、病虫害防治,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等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以支撑蔬菜产业为重点,开展崇明地方特色蔬菜种质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有机蔬菜生产支撑技术研究,建立了优质、高效的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技术体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建立了低碳、低成本、低养护,高效益的生态林产业发展的模式。
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方芳介绍,2010—2012,三年来崇明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上升,22项指标中,除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个别指标外,其余指标都达到了目标。其中,空气API指数达到一级天数由2008年的140天上升为2012年的192天。
崇明县县长赵奇介绍,崇明已形成“东滩湿地生态保育与修复示范区”和“西沙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模式实践区”两大湿地保护区。此外还建成新城公园、堡镇市民公园,实施新城运粮河景观绿化、中滨路绿化、东滩大道三期绿化等,实现三年新增绿地约2552亩。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沈晓初表示,崇明生态岛的建设,生态发展成果获各方认可。崇明岛成功创建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保障上海市生态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同时,沈晓初坦言,由于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作,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下一步,崇明生态岛建设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的持续性,构筑产业体系,加大区域协同合作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