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1月10日公布的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同比增加2.9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8.2万亿元,其中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543亿元。去年末M1增速为6.5%,M2为13.8%。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称,2012年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预期,但12月贷款低于预期;非银行信贷融资大幅增加利于金融系统健康发展,但需注意防范风险;2013年M2增速可能继续下降,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按15%-20%计算,或将达到16万亿至18万亿元。
银行贷款受限制,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尽管去年12月的社会融资规模高达1.63万亿元,但人民币贷款只增加了4543亿元,同比少增加1863亿元,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此前市场普遍预计,12月新增贷款会高于11月的5229亿元,在5000亿-6000亿元之间。
银行贷款为何低于预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2月份银行不太愿意贷款,大银行的贷款额度基本上已经用完,中小银行放贷又受到一定的限制。”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基调稳健,没有进一步放松,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相对较为严格。因为12月的信贷对全年盈利贡献不大,银行放贷积极性就有所减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则对本报记者分析:“另一个原因是央行货币供应量大,但有效信贷需求仍不足。尽管经济企稳回升,但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在下降,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还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旺盛,但受制于抵押和自身风险因素,又贷不到钱。”
郭田勇认为,银行从财务上更愿意在年初贷款,今年1月份银行贷款就会增加。连平也表示,考虑到很多项目会推迟到今年1月份,加之银行也愿意在年初多放贷,预计1月贷款会有明显增加。
但多数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8.2万亿元的贷款规模比较正常,基本符合预期。
直接融资提升可降低银行风险
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3万亿元,增幅超过20%。但融资结构发生了变化,非银行融资大幅增加,信托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尤其明显。
数据显示,去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低6.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增加了超过5倍;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企业债券占比14.3%,同比高3.7个百分点。
“银行贷款增速降低,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下降是一种趋势。这也符合‘十二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要求。”郭田勇表示,直接融资发展加快,多种融资渠道发展,金融体系会更加健康,但市场风险可能加大,要控制其不会变成系统性风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非信贷融资大幅增加,信托和委托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6.3%,未来需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项目审批上马需量力而行。在范建军看来,直接融资占比加大符合风险控制的导向,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分散金融系统性风险和更好地配置资金。
随着“影子银行”的规模扩大和面临的风险加大,最近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地方融资平台和银行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的监管。
M2增速下降对经济健康发展有利
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年末M1余额30.87万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M2余额9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低于14%的目标。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对本报记者分析:“2012年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总量走势出现背离,以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2来判断社会融资规模的模式已不适用。”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12月末M1同比增长6.5%,反映企业层面流动性状况略有改善。近两个月汇丰制造业PMI显示需求回暖,订单回升,企业去库存已结束。预计今年M2仍将维持在13%-14%的水平。
郭田勇则认为,M2增速下降对经济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今年M2应该还要往下降至13%。也有分析表示,非银融资占比提升和统计口径变化导致M2不能真实反映货币增速。
“去年M2增速略低的一个原因是外汇占款的快速下降。”范建军分析,从客观上看,今年M2增速还会下降,但随着经济的好转,M1增速将反弹。
多数业内人士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将超过16万亿元。郭田勇预计,今年的新增贷款可能达到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按15%-20%算,将达到1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