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的一个冬日,王丰在复旦大学做了一场演讲,话题有关“人口红利消失”。
王是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他曾不只一次提出中国人口红利将会在2013年消失,多年来,经济学家在解释中国高速增长时,总不忘提“人口红利”一词。
王丰的结论多少会让人为中国的未来有些担忧,但他认为,这其中仍有机会,而这机会就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
王丰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的20年间,20到25岁年龄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3%增长到25%,与此同时,一类被许多官方材料表述为“中高端劳动力市场”甚至“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市场逐步形成,而经验、知识、创新创造价值将是这个市场最主要的特征。
这一市场的发育和成熟,被认为是在中国一线工人成本价格优势逐步消退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而实际的增长是否能被真正引发,将有赖于这些劳动力价值的真正发挥。
上海社科院国际投资室主任赵蓓文就认为,上海中高端人才的优势成为了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这其中,中国中高端人才的优势脱颖而出。太和睿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下称“太和顾问”)咨询业务副总监季征表示,目前中国中高端人力资本素质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其薪酬的增长,且相对于国外的市场而言基数偏低。
据太和顾问对在华企业薪酬的调查,近年全国整体薪酬增长率为10%左右,其中一线员工增长率超过了20%。“这就意味着中高端人才的薪酬增长还是相对缓慢。”季征说。
多位学者同时指出,设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并非创新型的研发,更多是低端研发工作,因此对于中国本土而言,要真正形成新的增长极,则需要人才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
江苏省社科院企业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叶克林指出,依托自主创新实现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产业经济由量扩张向质的提高的重要抓手。
而实现这样的转型,高端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对一些新兴产业 ,一个领军人物可能带起一整个产业,无锡引进施正荣的案例就是不少地方政府梦想复制的神话。
目前,从国家层面看,“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并驾齐驱。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认为,“千人计划”可谓国家层次的高端人才,标准显然不能降低。但“万人计划”等于是开了一个更大的政策口子,可以想象,地区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将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