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俊卿带来了两个议案:《关于改进省会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工作的建议》和《关于优化行政层级体制,推进扁平化分类分级管理的建议》。
对于在未来,南昌市如何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如何打造江西核心增长极等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陈俊卿。
先导区要做到“非禁即入”
《21世纪》:这么多化工、钢铁、纺织等产业会不会让南昌市走上一条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两高一低”的老路?
陈俊卿:恰恰相反,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坚持走出一条“低碳发展 、绿色崛起” 的新路。
大家知道,南昌市依靠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这里有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而这两年南昌市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我们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保护好一湖清水”。
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是去年我们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是我们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先导区其实跟一般的开发区不太一样,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先行先试的改革权、试验权,鼓励南昌大胆试、大胆闯。
《21世纪》:先导区先行先试与其他开发区有哪些不同之处?
陈俊卿:一是在优惠政策方面先行先试,把先导区打造成为商务成本的“洼地”。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凡进入先导区范围内的投资项目,只要投资方能提出,在国内比我市已有政策更优惠的政策依据和投资项目案例,经认定即可适用。
二是在管理权限方面先行先试,把先导区打造成服务效率的“高地”。在先导区范围内全部市级管理权限都可适用,部分省级管理权限经过争取授权也可以适用 .
三是在资源配置方面先行先试,把先导区打造成为资源集聚的“基地”。
纳入先导区的重大重点项目,市里的资源优先倾斜,向上争取的资源优先配置,形成各类资源助推先导区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发展资源的集聚效应产生聚变的强大威力。
我们一个地方的发展不可能到处开花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了,我们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主题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但是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这么一个大区域不可能到处发展,所以我们就设立了一个先导区。
四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把先导区打造成为投资回报的“福地”。有了好的基地还要有好的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在先导区内做到“非禁即入”,积极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
生态经济崛起是终极目标
《21世纪》:南昌在过去的一年多的建设时间里,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
陈俊卿: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南昌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排名至第九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排名上升至第六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排名上升至第三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排名上升至第七位。
《21世纪》:你是怎样权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呢?
陈俊卿:一是产业发展低碳化。我们将在先导区重点布局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等低碳产业、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比如 ,最近我们引进了万达文化旅游城、联泰智慧城、绿地国际博览城三个超100亿元的重大项目,其中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投资400亿元,占地3950亩 ,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
二是城市建设生态化。九龙湖新城是先导区建设的核心区域。目前,我们正在按照“515”的目标,即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10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现代化新城,按照智慧城、低碳生态的模式建设的,先保护生态再谋划我们的建设。
三是环境保护刚性化。我们提出的理念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新上项目坚决做到“三个不搞”,即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影响安全和群众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