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保税区-香港“货物兜圈”制造虚假贸易,从而导致热钱跨境套利现象(详见本报5月14日12版报道《套利的秘密虚假贸易套利三大模型拆解》),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本报记者获悉,深圳银监局已于近日向深圳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下发《深圳银监局关于对保税区企业相关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下称《通知》),警示“货物空转”式的贸易融资套利活动,并要求银行防范风险。
《通知》指出,2013年一季度,深圳市进出口贸易出现异常增长,主要原因是福田、沙头角两个保税区部分从事黄金、高新电子等高价值产品进出口的外贸企业通过同一货物在深港之间反复进出的“货物空转”方式,虚构进出口贸易。
“福田保税区主要以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为主进行‘兜圈’, 集成电路体积小,价值又高,可以节省运输成本;沙头角(保税区)主要做黄金。”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福田保税区从事上述“货物空转”业务人士向本报记者称。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我国累计出口集成电路182.77亿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6.3%,累计出口金额达138.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2.1%。其中,2013年1月份,深圳集成电路出口额为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倍。1~2月份,深圳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1.5%。
本报此前报道,“货物空转”引入热钱后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套利的现象也得到了深圳银监局证实。《通知》指出,该类企业一般以银行的理财产品作为质押担保办理进出口贸易融资,利用深港汇差、利差进行套利活动。深圳银监局认为,上述做法严重扰乱了国家宏观经济秩序,违背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并要求各银行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风险监控与防范工作。
《通知》要求银行从三个方面防范风险:加强客户准入管理,严格做好各环节尽职调查,充分了解客户背景及信用状况,杜绝不良客户入场;加强贸易真实性审查,严格审核合同、报关单、****等单据,充分了解基础情况,确保贸易背景真实;审慎开展理财产品质押办理进出口表内外贸易融资业务,严控理财业务与进出口业务之间的风险传递。
据本报记者了解,深圳保税区“货物空转”已经出现多年,2012年7月-8月前后业务量急剧增加。今年一季度外贸数据异常后,海关总署、外管局等部门成立专门调查组并下发相关限制通知后,4月底“货物空转”业务已急剧下降。“又回到一年前了。以前做多少,指标都是从银行出来的,现在银行已经没有额度了。”上述从事“货物空转”人士称。
深圳某股份制银行国际业务部人士则表示,银行做这些业务也是因为有利可图,监管叫停之后,银行肯定会按照要求执行。加强业务规范,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