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强降雨,让国宝熊猫故乡、世界茶文化的源头四川雅安市遭受暴雨袭击,境内出现多处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多条道路交通中断,境内多条干线公路中断。
就在两个多月前,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损失惨重,地震造成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484人受伤,231余万人受灾。
记者从雅安市政府了解到,“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灾区群众过渡安置工作自4月底启动以来,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安置任务。据统计,截止到6月30日,雅安全市共安置受灾群众21.2572万户、71.2378万人。
据记者了解,芦山地震后,雅安市防震减灾局即展开对芦山地震重灾区主要断裂带分布和国家确定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实地探测和核实,为地震重建规划、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提供依据和参数。
虽然第五代地震区划图还处于报批阶段,但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为保持抗震设防政策的连续性,经国家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主管部门同意,芦山地震有关区域恢复重建抗震设防要求将采用新一代区划图编图成果的相关参数。
芦山地震后,雅安市防震减灾局即开始对芦山地震中的三个重灾区进行地震带实地调查和复核,作为重建抗震设防和规划的依据,目前该项工作已接近尾声,7月底将形成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据记者了解,此次对主要断裂带的探测和复核结果与四代区划图相差不大。
重建按五代图设防
“这个调查更加详细,作为灾后重建的选址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依据。现场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形成初步成果,下一步将对断裂带的走向、分布和建筑物避让建立精确坐标。”雅安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陈勇表示,7月底该项工作将形成报告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事实上,雅安近几年非常重视断裂带的研究。2011年,雅安市防震减灾局委托中国地震局地质所完成了雅安市活动断裂分布图。
陈勇告诉记者,从断裂带分布和活动性上说,此次实地调查和复核的结果与2011年版的雅安活动断裂分布图成果基本一致。
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根据对汶川地震主要影响的地区,包括四川、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进行了地震动区划参数调整修订,并颁布相应的地震动区划图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芦山地震有关区域的五代图基本就是四代图1号修改单,再加上其他地方有变化的综合在一起。”陈勇介绍。
陈勇说,虽然第五代地震区划图还没有公布,但为保持抗震设防政策的连续性,芦山地震有关区域恢复重建抗震设防要求将采用新一代区划图编图成果的相关参数。今年4月30日,四川地震局向芦山地震的有关区域进行下发。这实际上也是第五代区划图中的一部分。
不过陈勇坦言,通过此次对主要断裂带的实地调查和复核,也发现了五代区划图中的问题。
按照第五代区划图,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从相距宝兴县城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穿过。但是经过此次实地复核,实际上最近的一个断裂带离宝兴县城有3.6公里距离,活动性稍强的断裂带离宝兴县城有6公里,这和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是有差异的。
陈勇告诉记者,实地调查和复核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芦山地震重灾区的一般建筑建在地震带上的很少。从震害表现看,地震带20米以外的区域即大大衰减,和其他距离几公里地区所遭受的震害表现基本一致。
“即将提交的报告建议,一般建筑建在断裂带50米以外就可以,对特殊的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工程,还需要进一步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避让多远要进一步研究。”陈勇说。
据了解,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还未公布,不过雅安相关专家向记者透露,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已经在国务院层面研究。
而此前的6月26日,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协调小组相关负责人带队赴四川,就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听取四川省政府和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
“难产”的五代图年底前或公布
地震区划图是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各类建设工程规划和选址的依据,也是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编制的重要依据。
第五代地震区划图也是2001年公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修订版。
记者日前从中国地震局获悉,2012年底,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征求意见稿已经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组织专家进行了审查,目前中国地震局正在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准备形成报批稿,向国标委提交。
按照中国地震局的计划,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将于今年对外发布,然后实施。不过据记者了解,由于地震区划图涉及部门较多,目前中国地震局还在与相关部委进行深入的沟通。
“有些部门的意见还是比较尖锐的,比如住建部。”前述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不同意见,“尽量能采纳的会采纳,能吸收的会吸收,但是区划图有自身的修订目标,不能采纳的只能慢慢协调。”
据了解,和上一代区划图相比,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征求意见稿中,全国抗震设防参数整体上提高:消除了6度以下区域;7度及以上地区面积增加8%,比如天津由7度强升级为8度,汶川从7度弱升级为8度;城市抗震设防水平提高,全国县级以上城市中设防水平变化较大的约占12.5%。
据了解,早在2007年,中国地震局即启动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按原定计划,编制工作会在2010年完成。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征求意见稿已于2012年7月对外发布。
“确实有困难,各方面需要协调,还有技术上需要完善。”说到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难产”,中国地震局政策法规司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什么时候报批,要看修改的情况,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希望越快越好。”该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因地震区划图涉及多方利益,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在编制、讨论、审查过程中,曾多次向住建部、水利部、核电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等多部委和部门征求意见。
对此,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郭安宁向记者坦言,住建部的“尖锐”,多是因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里面的问题很多,主要是安评对区划图中抗震设防等级的再调整,建筑经济投入就要增加。”
“这表明我们现在有经济能力承担起这个设防标准的要求。”郭安宁表示。
(责任编辑:DF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