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天津自贸区亮出今年前5个月的“成绩单”。
作为我国北方唯一的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自去年年底批准运行已近6个月。
“天津自贸区自获准以来,得到国家和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天津市副市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闫庆民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国务院、国家相关部门及其驻津机构、天津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已相继出台了29个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文件。
其中,国家层面出台了13个文件;中央驻津单位出台了5个文件;天津市政府和市相关部门出台了11个文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天津自贸区管委会获悉,天津自贸区1-5月的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自贸区内产业结构以及金融体系建设等多个主要指标均显示,政策“红利”正推动天津自贸区的快速发展。
2017年GDP目标2700亿元
“自天津自贸区试验区设立以来,三个片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500户,同比增长104.38%;注册资本(金)1269.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66%。”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主任、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郑伟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从市场主体类型看,内资企业4855户,注册资本(金)815.76亿元,占比64.26%;外商投资企业213户,注册资本(金)453.39亿元;个体工商户432户,申报资金0.32亿元。
分片区来看,天津港东疆片区1818户,同比增长189.95%;天津机场片区1966户,同比增长70.36%;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1716户,同比增长88.99%。
天津自贸区的快速发展亦反映在三个片区固定资产投资、一般财政收入等经济的主要运行指标数据上。
今年前5个月,东疆保税港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2亿元,同比增长36.3%;中心商务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4.49亿元,同比增长42.7%;天津港保税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0.5亿元,同比增长13.9%。
与天津自贸区阶段“成绩单”相对应的是,天津自贸区首次公布三大片区的具体实施方案。
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早在4月8日,国务院批准自贸区总体方案后,天津自贸区管委会即开始组织起草具体的实施方案,经过多轮的研讨和征求意见,实施方案在6月9日正式印发。”
据蒋光建介绍,根据《实施方案》预期天津自贸区三个片区2017年的GDP合计将达到27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具体来看,天津港东疆片区将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用,推进口岸管理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到2017年,GDP达到300亿元,税收收入100亿元。
天津机场片区将实现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在海空两港间的高效衔接,到2017年GDP力争突破2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将着力打造宜商环境,营造有利于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到2017年,GDP力争达到3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
制定122条制度创新清单
蒋光建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是在总结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基础上推进。”
据悉,天津自贸区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经验进行了梳理,汇总形成了60项可借鉴的改革试点经验。截至目前,60项改革试点经验已完成复制推广52项,其余8项正在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稳步有序推进。
天津自贸区对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复制从金融创新即可观一二。据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刘通午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银行业8条和保险业11条政策均适用于天津自贸试验区。
除了复制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天津自贸区还创新提出适应天津特色的自贸区政策。
蒋光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天津自贸区根据总体方案制定了122条的制度创新清单。
“122条的制度创新清单中有很多是超过总体方案的内容,51条是参照总体方案的内容,剩余的71项是各相关部门结合天津实际研究提出的创新举措,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蒋光建说。
据悉,这122条制度创新清单主要包括6大板块,即政府服务和监管创新、促进投资与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与人才流动。
蒋光建称,目前天津自贸区正在抓紧落实上述制度创新清单,自贸区管委会已经协调天津市23个单位,针对122条制度创新单位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上述122条创新举措正在加速落地中,天津自贸区将根据实施方案进行修改方案,与此同时,蒋光建称,天津自贸区也根据总体方案明确了90个任务分工,根据要求,天津市各牵头的分管部门将根据任务分工的进度情况形成月度报告,报给市政府领导班子,以形成督导,加速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蒋光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天津市政府将聘请天津市第三方独立机构,对122个创新措施原创性和预期效果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估,以确保实施效率和质量。
(责任编辑:DF099)